理论教育 80后的电商创业实践经验分享

80后的电商创业实践经验分享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海龙,一名甘肃省西和县“80后”的社会青年,性格开朗、认真负责、沉着稳重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听说当时这里生产供给全世界80%的电子元件。但好景不长,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公司业绩下滑。2015年春节后,多年在外地的经历告诉郭海龙,他要自己创业,开设自己的店铺。他同时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普及电商知识,对村内有意向开设网店的电商创业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实现一户一品,几户一店,帮助老乡实现小康生活。

80后的电商创业实践经验分享

郭海龙,一名甘肃省西和县“80后”的社会青年,性格开朗、认真负责、沉着稳重是他真实的写照。多年在沿海大城市的打工生活给了他很多启示,太多的经历在改变着他,使他不断完善自我,逐渐走向成熟。

2003年技校毕业后,由于读书不多,在当地找不到合适工作。2004年8月,郭海龙选择南下广东省东莞市打工。他听说当时这里生产供给全世界80%的电子元件。幸运的是,他进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公司内部各种设施齐全,工作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免费开放的图书馆,里面关于企业的书籍比较全面,让从西部农村来的他,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企业,并接受改革开放前沿的气息。但好景不长,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公司业绩下滑。他离开广东来到浙江义乌,义乌和东莞根本就是两个城市,义乌国际小商品城,采购商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品类繁多,又支持小额批发,也有人说,义乌是创业者的天堂。他在义乌看到了自己创业的希望,白天要上班,他就晚上学习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他永远相信一句话:“你的正常上班时间决定你现在的生活,你的业余时间决定你未来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他了解了最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重新找了份电子商务工作。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从仓库打包员开始做起,到客服、到美工,再到推广,一路走来,使他真正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电商人。2014年春节,了解到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但村民不了解电子商务,家乡的农产品土特产质量上乘,却都低价出售,有部分成本都赚不回来的情况后,郭海龙倍感痛心。他毅然下定决心,辞去现有的工作,回到家乡发展电子商务。2014年7月,他回家开始做电子商务,购买了做电子商务的所有设备,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网店还是没有开起来。后经县电商中心推荐,他到西和县乞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担任电子商务运营总监,负责公司的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由于公司刚开业,一些基础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商品编号、网店装修、宝贝描述页等都没有完善,经过他和公司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网店的基础工作,并在两个多月内把店铺做到两钻等级。(www.daowen.com)

2015年春节后,多年在外地的经历告诉郭海龙,他要自己创业,开设自己的店铺。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开办了“农味田园淘宝店,创办了西和县稍峪乡郭河村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中心,宗旨就是“工业产品下乡,让乡里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农产品进城,让城里人吃到纯天然的食品,享受健康的生活”,达到为群众增收节支的目的。他代理了快递业务,方便群众发货取件。他同时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普及电商知识,对村内有意向开设网店的电商创业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实现一户一品,几户一店,帮助老乡实现小康生活。现在他的网店已达4钻,他想经过更多努力做到一定规模,注册一家公司,同时再开一家企业淘宝店铺,线下线上同时销售,帮群众创造更多效益。谈到自己对电商扶贫的感想,郭海龙说,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并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