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应对新常态:中国转型高收入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应对新常态:中国转型高收入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到2017年,中国已成功过渡到中高收入经济体,并正迈向高收入经济体——世界上过半国家的人均GDP都已低于中国。1978—2018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中国经济政策取得成功是其面临新挑战的原因。中国人口约占世界的19%,而不到19%的世界人口将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中。也就是说,中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翻一番,相当一大部分的世界人口因此受益——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

应对新常态:中国转型高收入经济体面临的挑战

现在谈谈新常态与“新平庸”,至于详细分析请见本书第二部分。要了解新常态与“新平庸”之间的关系,就有必要从时间维度分析“特殊性”。中国不是德国英国、美国。同样的,2018年的中国也不是1949年或者1978年的中国——每个时期的情况都有其特殊性。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是1978—1980年以来的两种趋势——中国的成功和西方的放缓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将首先分析中国层面的问题,然后再分析国际层面的问题。

中国所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和新问题起因于其1949年以来所取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社会经济成就这一事实。回顾历史,能让脉络更清晰明了。截至1949年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多次外来入侵和内战,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50年,世界141个经济体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GDP低于中国,它们是非洲的8个国家(博茨瓦纳、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马拉维和坦桑尼亚)和亚洲的2个国家(缅甸、蒙古国)。[1]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比较: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的比较中发现,1950年印度人均GDP高于中国近40%。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1950年中国的GDP不到美国的1/5,人均GDP则不到美国的5%。但到2017年,中国已成功过渡到中高收入经济体,并正迈向高收入经济体——世界上过半国家的人均GDP都已低于中国。1978—2018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果分别按照当前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现已分别为第二大和最大经济体。此外,这个人口占世界人口1/5的国家所经历的经济快速增长持续时间超过任何国家。整个人类历史上还从未见证过这样规模的经济奇迹。

但中国经济政策取得成功是其面临新挑战的原因。按照世界银行数据,按照当前汇率计算,1978—2016年,中国人均GDP从156美元升至8123美元,或者根据世界银行按照2010年不变美元计算,从307美元升至6894美元——增长21倍以上。中国国内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此外,按照世界银行界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12235美元),据保守估计,中国应可在2022—2023年,即10年内成为高收入经济体。中国人口约占世界的19%,而不到19%的世界人口将生活在高收入经济体中。也就是说,中国跻身高收入经济体将使世界高收入人口的数量翻一番,相当一大部分的世界人口因此受益——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成就。

这个转变明显意味着,中国经济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技术领域。但这也意味着城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扩张,以及出现民众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占其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新消费需求模式。(www.daowen.com)

【注释】

[1]前面的数据根据[英]安格斯·麦迪森所著的《世界经济千年史》(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08 AD)数据计算。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发布的The Total Economy Database 2015对此数据做了修正。结果显示,20世纪50年代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人均GDP略高于中国——但显然,结果并无明显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