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激光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解析

激光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解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激光器测量原理解析1)激光器物理结构。图3 激光器测量图图4 图像处理过程图5 立体摄影测量推论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图5)1)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的概念。单(双)击图7中“F5在线绝对测量”功能,此时激光器以模拟测量状态点亮,并以20Hz频率闪烁,此时可以观察激光器光源闪烁情况是否正常。5)激光器连接状态检查。6)分配激光器。在激光器出现故障后,作为故障分析的重要依据文件,如图11所示。

激光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实例解析

(1)四轮定位仪工作流程 在测试台全部原位的情况下,将被测车辆行驶到四轮定位仪上。测试流程为:选择自动模式——扫描VIN码——轴距调整——车辆上线——按START按钮——浮动盘释放——挡车挡板上升——激光器发光测量——车轮旋转——装转向盘水平仪——对中完成——地坑内操作者进行四轮调整——调整合格——大灯检测调整——按完成按钮——浮动板锁定——挡车挡板落下——取下转向盘水平仪——车辆下线。

(2)激光器测量原理解析

1)激光器物理结构。3Dprofile激光器由Visicon公司设计制造,由激光器壳体、发光模块、CCD摄像机、运算单元等部分组成。每一个激光器分为左、右两侧,每侧4~6个发光模块组成,每个发光模块可发出8道激光光束,整个激光器可发出64~96条光束。如:①CCD摄像机;②激光器模块;③LED故障诊断指示灯。

2)激光器图像采集与处理:①激光器点亮,并以20Hz频率闪烁;②激光投射到轮胎上,形成激光明暗条纹,如图3所示;③每条激光光线均可以独立开关,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轮胎;④轮胎被测表面上任何一点均由两台摄像机进行拍摄;⑤CCD摄像机拍摄到被测物体上激光光束形成的图像,如图4所示;⑥图像传入到处理单元内,通过立体摄影测量原理进行测量;⑦激光器与工控机通过千兆级的以太网进行连接;⑧经过激光器的分析计算,形成3D数字化数据,发送到工控机内;⑨经过识别处理,图中蓝色区域为无效区域,绿色区域为有效区域,紫色点为边界点,红色点为计算点,用来计算各个定位角。

图3 激光器测量图

图4 图像处理过程

图5 立体摄影测量推论

(3)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图5)

1)立体摄影测量技术的概念。狭义上讲,用两个位置固定、焦距已知的摄影机,通过摄影得到两个图像,由图像上的像点位置信息解算待测点在三维空间的位置,该方法称为立体摄影测量技术。

2)立体摄影测量方法的推论。已知摄影机Ⅰ拍摄A点,成像于a1点,s1为光心。

如果:A点确定,那么a1位置唯一,a1位置为As1延长之后与像平面的交点。

反之:已知a1像点的位置,则不能确定物点A的位置,线上任一点都能成像于a1

结论:从单张相片的像点位置信息中,只能知道物点所在的直线位置,而不能确定物点的位置。

摄像机Ⅱ拍摄A点,成像于a2s2为光心,A点在a2s2延长线上,两直线相交给出唯一A点位置。

结论:决定一个三维空间点的位置需用两个摄影机,从2张照片上提取信息,这2张照片称为立体像对。利用具有一定重叠的两张相片,构成立体模型来确定被摄物体的空间位置。按照立体像对与被摄物体的几何关系,以数学计算方式来解求物体的三维坐标,此方法也称为双像解析摄影测量。

3)激光器三维摄像测量的数学计算

已知条件:Pxyz)为被测物体上的任意一点,PlPr为对应两台摄像机拍摄图像上的投射点,两摄像机之间距离为b,摄像机焦距为f,如图6所示。(www.daowen.com)

图6 计算图示与公式

建立空间坐标系oxyz,坐标系以平行于PlPr连线为x轴,以平行于成像平面为y轴,以两镜片中心连线的中点为原点,并设立z轴,Pr坐标为(xryr,-f),Pl坐标为(xlyl,-f)。因此为计算P点坐标,该问题演变成在空间三角形内,已知两顶点和一边,计算另外一个顶点的问题,通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出途中右侧的算式,求出被测点P的坐标。

因此,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出图6中所有计算点的空间坐标,即可算出所有定位角度数值。

(4)激光器诊断X-line软件提供了完善的激光器诊断功能,通过诊断可以全面排查激光器的异常情况。如图7所示,其提供了以下几个常用检查项目:

图7 激光器诊断

1)激光器点亮功能。该功能可以使激光器点亮,此时激光器持续发光,通过从光束的数量、亮度、连续性和间距等几个方面,排查激光器的发光是否正常。

2)激光器模拟测量功能。单(双)击图7中“F5在线绝对测量”功能,此时激光器以模拟测量状态点亮,并以20Hz频率闪烁,此时可以观察激光器光源闪烁情况是否正常。

图8 数据图像

3)上、下摄像头拍摄情况检查。在“F5在线绝对测量”开启的状态下,打开“live image”界面,此时可以分别选择查看4个激光器的拍摄画面,并通过上下摄像头的切换,分别检查两个摄像头的拍摄情况。正常的摄像应该画面清晰,激光光束区分明显,画面角度和大小均正常。

4)数据获取、处理情况检查。在“F5在线绝对测量”开启的状态下,打开“profile”界面,此时可以分别查看图像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如图8所示。图中有效点(绿色部分)显示均匀,边界点(紫色点)连续,计算点(红色)选取合理,则说明数据正常。

5)激光器连接状态检查。通过该对话框可设置各激光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开启和关闭单个激光器,并查看其与摄像机的连接状态。在更换新激光器时,需写入新激光器的IP地址,并连接,如图9所示。

6)分配激光器。该界面下按顺序显示四个激光器的状态,点击“详细内容”,显示激光器详细信息,在此界面下可以更改、删除激光器,如图10所示。

7)硬件日志文件。该界面记录了激光器的硬件log日志,显示了激光器全部动作信息。在激光器出现故障后,作为故障分析的重要依据文件,如图11所示。

图9 激光器设置

图10 激光器选择

图11 激光器日志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