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昌市种植业发展成就:回顾与展望

金昌市种植业发展成就: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食用菌荣获甘肃首届博览会农产品金奖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强劲。强化依法监管,注重源头治理,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重大动物疫病等得到有效遏制,“十二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经过不懈努力,永昌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金昌市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金昌市种植业发展成就:回顾与展望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牧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大力开展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实验区、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国家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创建永昌县、金川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稳步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永昌胡萝卜荣获北京首届沙产业博览会“名优产品奖”

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5年,粮食总产量达39.21万吨,较2010年增加8.33万吨,年均增长4.8%;蔬菜总产量达64.07万吨,较2010年增加14.07万吨,年均增长6.7%。全市农业增加值达18.26亿元,较2010年增加7.81亿元,年均增长1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59元,较2010年增加5506元,年均增长10.7%,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食用菌荣获甘肃首届博览会农产品金奖

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十二五”时期,随着石羊河流域治理、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中低产田治理改造、标准化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全市累计推广农田高效节水技术192.4万亩,日光温室10831座、塑料大棚2万亩,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33.36万m2;累计建成大中型恒温库15座,5000 m2以上的智能化育苗中心和花卉苗木培育中心4个,并配备加温系统、遮阳系统、湿帘降温系统和移动式育苗床架等附属设施;修建衬砌渠道1054公里,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2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28.6万亩次;农机总动力达101万千瓦,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80.5%;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保障有力,废旧农膜和尾菜治理等环保措施有力推进,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区域灌溉条件、现有产业基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多村)一品、产业集群、规模壮大”的发展模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5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117.85万亩。其中:粮食面积78.70万亩,蔬菜等特色经作面积32.08万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7.07万亩;粮经饲比例由2010年的69:26:5 调整到目前的66:28 :6。种植业总产值达26.5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36%。遵循“节水、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目标,优势特色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发展比值健康适度。

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强劲。稳定粮食产业,保障区域粮食供需平衡。实施“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的粮食安全战略,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水”为着力点,筑牢粮食安全保障体系。2015年,粮食生产面积78.7万亩,产量39.2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6.4万亩、8.3万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扶持500万元,持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8.54万亩,产量64.07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加3.8万亩、14.08万吨。玉米制种产业稳步发展,建成“四化”种子生产基地10万亩,推广GAP制种及轻简化栽培技术,2013年,永昌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种子质量效益稳步提高。2015年,玉米制种面积10.47万亩,产量7.24万吨,较2010年分别增加4.4万亩、3.96万吨。(www.daowen.com)

农业科技推广持续加强。以提质、增产、增收、增效为目标,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应用及推广。2015年,引进辣椒番茄、茄子、豆角、西甜瓜、娃娃菜、菜花、马铃薯、甜糯玉米、中药材等果蔬及中药材新品种15类106个,较2010年增加8类32个。累计示范推广垄膜沟灌、全膜覆盖、测土配肥、高垄栽培、育苗移栽、膜下滴管、病虫害综合防治、双膜西瓜栽培等农业适用技术56项,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等项目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循环农业起步良好。“十二五”时期,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畜禽粪便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万千百农技示范工程”等,推广日光温室配套、秸秆打捆、青贮氨化、免耕留茬、保护性耕作、农田节水灌溉、生物有机肥制造、废旧农膜加工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实用技术,农牧业科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农村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达72%、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87%。按照“九节一减”要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农村家园环境初步改善,为全市农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市修订完善农业地方标准47项,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76个,培育“今农”牌蔬菜著名商标1个,“今农”牌双孢菇和“聚和”牌胡萝卜分别荣获2010、2012年甘肃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7个,部省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认定47.7万亩,特色优势作物标准化覆盖率达85%以上,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年均达99%。强化依法监管,注重源头治理,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重大动物疫病等得到有效遏制,“十二五”期间,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经过不懈努力,永昌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金昌市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15年,全市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1家、20家和30家,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283个;已注册国家农产品商标36个,其中甘肃名牌认证农产品10个,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龙头企业23家;已建各类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66个;1家企业入选省级重点支持上市企业名录,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列入省级重点支持范围;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包装和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共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和线下实体馆7家,年销售额达3500多万元,农产品营销和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

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探索推广土地出租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托管等流转方式,全市共流转土地57.7万亩,流转率达58.42%。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实施方案》,市县乡(镇)各级部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永昌县已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任务,金川区在全面完成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稳步实施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工作。着力培育和规范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培育农民合作社1181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社分别达14家、31家和69家,培育家庭农场224家。探索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指数保险试点,落实保险试点面积1500亩。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发放经营权抵押贷款近1000万元。

先进人物。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段军同志因长期在农业一线工作,在粮食生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奖;2015年3月,段军被评为2015年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