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心向西——甘肃援助之路

一心向西——甘肃援助之路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海龙挂职单位:天津援甘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组长原单位:天津市广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建负责人、高级政工师2019年6月28日19点30分,我接到市委宣传部干部处打来的电话,通知我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下周一乘机出发前往甘肃开始东西部扶贫工作。我暗下决心,我的援甘工作就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聚焦中心不偏离,敬终如始,驰而不息,我愿一心向西。

一心向西——甘肃援助之路

赵海龙

挂职单位:天津援甘前方指挥部干部人才组组长

原单位:天津市广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党建负责人、高级政工师

2019年6月28日19点30分,我接到市委宣传部干部处打来的电话,通知我按照市委组织部工作安排,下周一乘机出发前往甘肃开始东西部扶贫工作。就这样,2019年7月1日,我,一名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普通员工,按照市委、市政府“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经组织部门选拔同意,带着家人的牵挂、组织的殷殷嘱托,作为天津市第三批援甘干部,带着海河儿女的激情来到大美甘肃,全身心投入为期三年的援助甘肃脱贫攻坚大业工作,用心用情助力甘肃贫困地区老百姓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幸福生活。

在进行与第二批次援甘干部为期近一个月的工作压茬交接过程中,我第一次尝到了什么叫高原缺氧、高原反应,初步体会到援甘脱贫攻坚工作的光荣,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肩负历史使命的援甘干部们的可敬可爱。7月8日下午,带着些许紧张,与同事一同乘车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进行财务工作交接。第二批次援甘的财务工作因多种原因没有随指挥部设在兰州市,而设在高寒阴湿、平均海拔2960米的合作市。临近临夏州地域时,耳膜的不舒适犹如乘高速电梯快速上升或下降的反应让我感觉到了海拔在一步步地提升,不过还好,不舒服的感觉很快就过去了。到了位于合作市的甘南宾馆,第二批次援甘的财务人员高燕梅和于滨已经早早等候着我们到来,在天津挂职干部李鹏(亦为第二批次援甘干部)的悉心安排下,我们很快办理好了住宿手续。(www.daowen.com)

第二天一早,我和一同来的同事在高燕梅的带领下步行前往指挥部在合作市当周街北部的开户行甘肃银行。在路上,高姐一再嘱咐我们合作市海拔高,一定不要快走,到这个地方走路节奏一定要比在天津慢一些,比在兰州再慢一些。在路上,高姐还给我们讲了她来甘南三年所经历的挂职经历;讲了她的三年医疗帮扶路,一生草原情;讲了她的情润草原,携手小康的情怀;讲了她愿为高原脱贫攻坚路上那朵最美格桑花。她还告诉我们一个经验,说是挂职州医院的天津援甘干部王院长传授给她的,就是我们这些“零”海拔过来的人,工作之余一定注意活动要适量,要“龟”速。经过半小时的“慢”走,我们到了银行。按照银行的业务办理程序,他们还要履行内部手续,我们一次办理不完,需要第二天上午再来一次。

第二天,为了尽快办理完银行手续赶回兰州开展工作,我和同事在用过早餐后,竟然忘了这里是高原,昨天半个小时的路程用了15分钟左右就赶到了。一进银行营业厅,我突然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胸闷、恶心、头晕随之袭来,走路已现摇晃状。接待我们的银行经理田同志看到我的表现立刻让我坐下休息,并嘱咐千万不要走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倚靠座椅休息,身体终于恢复正常,这时银行经理说:“你是不是忘了这里是高原,我们平时都还要小心注意着呢。”我默默点头,对经理说“对着呢”。在办理完银行业务后,我和同事随即踏上了回兰州的路程。

在返回兰州指挥部的路上,道路两旁连绵不断的山坡绿化美景来不及欣赏,来到甘南合作市后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这一次的甘南之行收获颇多,格桑花的奉献精神值得我学习、效仿。隧道外上方“缺氧不缺精神”的标语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在我耳边回响。我暗下决心,我的援甘工作就是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聚焦中心不偏离,敬终如始,驰而不息,我愿一心向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