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地质、历史、文化的宝库

甘肃:地质、历史、文化的宝库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说,一方面,干一行爱一行;另一方面,因为了解了甘肃,发现甘肃确实很可爱!古时候,甘肃既是收服西域的重要战略核心,也是护卫中原的重要战略屏障。所以说,甘肃是整个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省份之一。说明甘肃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央批准甘肃省举办的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每年6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和台湾台北市同时举行。

甘肃:地质、历史、文化的宝库

“十一”回武汉,朋友问我爱不爱甘肃?我说我今年57岁,还在甘肃挂职,把自己的私家车运去私车公用,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从不推托,尽力做好,双休日要么加班,要么和朋友登山巡河、诗词唱和、摄影抒情,今年除国庆节回趟武汉,其他时间就以甘肃为家,不惧失眠不惧浮肿,乐在其中,你说我爱不爱甘肃?他说你为什么爱甘肃呢?我说,一方面,干一行爱一行;另一方面,因为了解了甘肃,发现甘肃确实很可爱!

我以前来过甘肃,对甘肃充满了敬意。自去年5月到甘肃工作以来,我参加了省里的很多会议、活动,了解了不少情况,见识了河西走廊的巍巍祁连、陇东高原的高天厚土、陇南秦岭的山高水长、甘南草原的野花烂漫,对甘肃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我眼里,甘肃就是一位可爱的“千面女郎”。

第一,这里有独特重要的地缘区位。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是一个富足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作用:拱卫中原(中原的屏障)、护翼宁青(宁夏、青海的守护带)、保疆援藏(保疆援藏的大通道)、通达西域(河西走廊)。在古代,甘肃把整个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周边民族势力分离开,如果甘肃一旦不保,这两处的势力合流,那对于中原王朝将是不折不扣的地缘政治灾难!而掌控了甘肃,中原王朝不仅能制服周边民族,甚至还能西进西域,“丝绸之路”中甘肃就是最重要的一段!所以能看到一些规律:一般中原王朝强盛之时,甘肃便能被中原王朝掌握,比如汉朝唐朝等;而一旦到了乱世,这里就容易丢,比如北宋时期甘肃就被党项人(西夏)掌握了。

甘肃从形态上像一根从中原地区嵌入西北的楔子,分隔了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东侧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南青藏地区。古时候,甘肃既是收服西域的重要战略核心,也是护卫中原的重要战略屏障。“凉州会盟”地就在甘肃武威;雍正皇帝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大本营就在兰州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兰州也是重要大本营。长城的重要作用是阻隔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在历史上,修建超过一万里的长城也均与甘肃有关——秦长城修到甘肃临洮,汉长城修到敦煌往西延伸到罗布泊,明长城修到嘉峪关。

有了甘肃,中华民族在整个西部的经略就有了保障,这是整个中国西部的柱石,此处定则天下定,此处乱则天下乱。所以说,甘肃是整个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省份之一。

第二,这里有底蕴厚重的文明文化。民间传说: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八千年历史看甘肃。说明甘肃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演绎八卦、教化众生,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有着约8000年的历史,周王朝肇始于此,秦帝国初兴于此,各种古文化遗存有10800多处。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可以说是华夏儿女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寻根问祖圣地。中央批准甘肃省举办的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每年6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台湾台北市同时举行。

从文化交流交融来看,甘肃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古文明的交汇地。自古以来,东西方各民族沿着丝绸之路在这里杂居融合,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除了西藏古老的珞巴族以外,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哈萨克等其他55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少数民族人口有219.9万,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东乡族占了54万。(www.daowen.com)

甘肃素有“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之称,丝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在甘肃交融互鉴,这里产生过中国最早的绘画——秦安大地湾地画;有彩陶文化成就最高的马家窑文化精美彩陶;有“世界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有“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有举世无双的汉代铜奔马;有意蕴深厚的拉卜楞寺佛教艺术。甘肃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底蕴深厚,可以说,既传承了黄河上游八千年的文化与文明,也展现了丝绸之路两千年的辉煌与灿烂。

第三,这里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甘肃犹如一柄精致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大西北,横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板块,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除了海洋和岛礁外,戈壁、沙漠、雪山、草地、冰川等任何地形地貌在甘肃都能找到。甘肃矿产丰富,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元人民币

甘肃从南向北地跨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四大气候类型。可以说,这种气候的多样性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四大动物区划和五大植被区划也在甘肃交汇,全省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全省共有脊椎动物924种,占国内4865种的19.01%,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甘肃省中药材和玉米制种业、油橄榄等特色产品,产量都是全国第一,玫瑰百合马铃薯葡萄等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甘肃大部分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利于瓜果糖分的沉积,所以甘肃出产众多名优瓜果且享誉全国。甘肃的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度排在全国第5位,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杂志《孤独星球》将甘肃评为“2017亚洲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第一名”,《纽约时报》发布的“2018年全球必去的52个目的地”榜单中,甘肃是我国唯一入选的省份。

综上,正是气候气象的多样,才有了物种多样、风光多样的一片土地,使甘肃成为这样一片神奇神秘、多姿多彩的地方。

第四,这里有吃苦耐劳的甘肃精神。不到甘肃,不知甘肃的美;不入甘肃,不知甘肃的苦。说心里话,甘肃许多地方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存条件也比较艰苦,要想富省强民,就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长期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直面现实,带领全省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造就了新时期陇原儿女独特的精神风貌,形成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对于来自“鱼米之乡”的我确实是一种震撼。玉门市“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敦煌樊锦诗一事终一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坚韧拼搏精神、庄浪建设百万亩梯田的自强不息精神……甘肃是“两点一存”的革命圣地,革命先烈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发生在这片热土的一件件生动事例、一个个凡人善举,如条条小溪汇成大河雄奔,春潮带雨,筑起了陇原人的精神高地,让我看到了甘肃的信心和希望。

所以说,甘肃这位“千面女郎”的可爱,不仅在于独特重要的地缘区位,也在于她的一天一地都见证着“西北宁则天下宁”的沧桑历史;不仅在于厚重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在于她的一草一木都舞动着“华夏文明八千年”的别样风姿;不仅在于地广物博的自然资源,也在于她的一山一水都刻画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格局担当;不仅在于陇原大地的人杰地灵,也在于她的一祖一辈都演绎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自强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