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探析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探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铺村的信缘治理主要体现为寺庙治理和会道门治理。东街红枪会有100多人参加,在李氏祠堂东屋设坛;西街红枪会有60多人参加,在“名登天府”设坛。红枪会既是宗教组织,也是武装组织。如果被劝说后愿意加入红枪会,红枪会里的师傅也同意其加入,那么入会的时候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

信缘治理与治理关系探析

河北铺村的信缘治理主要体现为寺庙治理和会道门治理。寺庙的管理由主持和看庙的负责;会道门则由师傅负责管理,如红枪会的文场和武场都有师傅。

一、 寺庙及其关系

河北铺村东西南北四条街每条街都有寺庙,寺庙与村民们的房屋建在一块。寺庙属于村庄的公共场所,村民们谁都可以去寺庙拜神或是玩耍。“像地藏王庙,大家去那拜神,小孩也去那玩,上钟楼上玩。但是,里面有看庙的,会不让小孩在那‘匪(1) ’。”村中老人回忆道。

(一) 寺庙的管理

庙宇的日常管理不归村长等村干部,而是由专门的看庙的或是住持管着。看庙的和住持管着寺庙里的各项开支和相关事务,如唱戏、寺庙的修缮、香箔等祭品的采购等等。“村干部们不管庙里的事情,寺庙的人不参与村中的事情的管理,也不和村民们发生纠纷,遇见不讲道理的人千佛寺的和尚还会对其说‘阿弥陀佛’。”村中老人说。

1. 住持

旧时,千佛寺有十几个和尚,他们都由住持管着,但是千佛寺的住持不在河北铺村。“和尚的开支他们上面的头,也就是主持,会给他们。而且说不定什么时间就有人去给庙里送钱。送钱不仅仅是信佛的上布施,还有就是许愿的,那个送钱的多得很。”村中老人回忆道。1949年,千佛寺里面就一个人管着,这人不是和尚,而是以前给和尚做饭的伙夫。那人留在了河北铺村,后来成了村里的一个五保户。他最后死在了河北铺村,村里人将其埋葬了。

2. 看庙的

除了千佛寺有住持,其他的寺庙则只有看庙的。看庙的都在寺庙里住着,平时要在庙里收拾、打扫卫生。旧时,庙里看庙的都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穷人,他们没房子没地。如十字街的地藏王庙就是个叫庚子的人在那看庙。庙里有两个房间,他和他母亲都住在那里。庙后面和西边都有地,他就在庙后面的地里种蔬菜,如韭菜、黄瓜、茄子等,在庙西边的地里种粮食作物,如小麦、谷子等。种的东西都归他,他可以将其种的农产品拿去卖,收入就作为他看庙的报酬。他用这收入养活他和他母亲。农历七月三十地藏王大庙开庙会,因为要搭台唱戏,所以看庙人在庙西边种的谷子不管熟没熟都要被割掉。1945年前,东街的关帝庙也有一个男的在那看庙。那人穷,没娶媳妇,家里连房子都没有。庙里面有个房子,他和他母亲住在那。他在庙里管庙干些活,养活自己和母亲。

(二) 寺庙的修建

每个村都有每个村的寺庙,河北铺村寺庙里的神只管辖河北铺村。虽然修建寺庙的时候其他村的人也会来上布施,但是并不会与其他村合建寺庙。村中老人说,按照传统玉皇庙一般都建在村庄的西边,土地庙则一般都建在村庄的东边。

修建庙宇的时候,会通过化缘、上布施筹集资金。“一个个传,大家都知道了,跟这个村有亲戚朋友的知道了的就都来这捐,上布施,有的还不留名,写‘无名氏’。”村中老人说。捐钱的人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愿望,如有的是因为家里没男孩想生个男孩等等。如果庙里的神比较灵,许的愿望实现了,那么以后还要去庙里还愿。还愿的时候也要给庙里上布施。

日常,寺庙也有一些收入。寺庙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化缘。二是香客们上布施。三是土地出租。村里有的寺庙土地还比较多,如千佛寺有246亩土地,它将地租给村民们耕种。土地出租一般租给本村人,很少租给外村人,无论租给谁租金都是一样的,好地租金多一点,差地租金少一点。四是房屋出租。如地藏王大庙有5间茶棚用来出租。寺庙的收入都归庙里,寺庙不会将其收入捐给村里办善事或是做其他事情。

(三) 庙的产权

庙的产权归属于村里。但是,村里的干部不管庙里的事情,庙里一般都由几个专门管庙里事情的人管。

二、 会道门及其关系

(一) 红枪会

清末民初的时候底层的老百姓生活都比较困苦,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选择了加入红枪会。红枪会也就在那个时候兴起了。旧时,永年区东部的红枪会组织多。红枪会的总头在界马庄,姓甄。红枪会向人们传播一种宗教思想,说人死了之后可以升天,成为神或是仙,它以这种思想笼络人心。“很多宗教的思想都是相同的,就是名称不一样,我们全县宗教名有42个,重名的有五六个。抛开重名的还有42个,像红枪会、老母会之类的。红枪会就是一种宗教,就是一种会道门,还有如还香道。”村民们说。

河北铺村在1927年的时候成立了红枪会。1937年的时候,村里同时成立了两个红枪会组织:一个是东街红枪会,一个是西街红枪会。东街红枪会有100多人参加,在李氏祠堂东屋设坛;西街红枪会有60多人参加,在“名登天府”设坛。

1. 组织结构

红枪会是个民间的宗教组织,分为文场和武场,文武场相结合。做师傅的得既懂文场也懂武场,只懂文场的人也能当师傅。但是,只懂武场的人就只能做徒弟,不能当师傅,在会的最底层,永远被别人领导。红枪会举办活动并不是很公开,它的武场练武是公开的,文场则是秘密的。武场练武主要是练小洪拳,这既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保家卫村,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文场则主要进行上供、练气功、画符、给人看病等活动。红枪会里有一本书,教人破枪法、治病等等。“手指这么画画,嘴里念一些咒语,就说病就会好。看病不用给钱的。只有组织内的才可以去看病。还说喝了符可以刀枪不入。”村民们说。红枪会不跟村长之类的人打交道,会里的人只要出了家门,对会里的事情就只字不提。红枪会的人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练武。财主家里的房子多,就空出两三个房子,让会里的人在那练;或是带着大家在麦场上练。红枪会既是宗教组织,也是武装组织。他们有自己的武器:红缨枪和刀。当村子受到土匪或日本人的侵袭的时候,红枪会的人会跟他们打。

2. 入会

参加红枪会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家为单位参与。只要家里有一个人参加了,那么其他人也都会参加。有些家庭就一个人加入,但这种情况很少。红枪会为了避免内部秘密的外泄,在收纳人员入会的时候会提出“全门”的要求,要求一家人都入会。如果被劝说后愿意加入红枪会,红枪会里的师傅也同意其加入,那么入会的时候就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入会的时候要请上主神,摆上供品,跪在主神前面,然后跟着师傅说入会誓词。“要说誓约,如泄露了秘密就会身化淤血之类的。师傅念一遍,在场的再跟着念一遍。”村民说。入会的时候并不是进一个就举行一次仪式,有的是全家人一起加入,有的是和别人一起加入,加入的人聚在一块一起举办仪式,一起念誓词。加入红枪会不用缴纳会费,入会的人一般都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进去的。不然,如果随便找人介绍,别人会对他不信任,而且还会排斥他。入会的人富人多、穷人少,一般都是家里相对来说比较富裕的人,穷人都忙着顾生活,没时间入会。加入红枪会也被叫作“行好”,既然是行好那么就要做到“三舍”:舍财,舍得,舍功夫。

3. 师傅

红枪会里有师傅,有的则称当家的。有的村只有一个师傅,有的村则有两三个。村里的村长就只有一个,但是红枪会的师傅则不是,很多时候都是比一个多,有的村三四个的都有。“如,在我这个村我是头,你那个村你是头,那个村没有,那么我去那个村拉一个成一个区域,你去那个村拉一个成一个区域,那么在那个村就有两个区域了。就可以同时有两个师傅了。”村民们说。虽然有的村有两个师傅,但是他们相互间并不冲突,都是各自发展各自的人员。而且,因为他们举办的入会仪式是一样的,用的誓词也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平时相互间会有交流,还打招呼。能否成为师傅与年龄的大小没有关系,师傅可能是二十四五岁的人,会里再大年龄的人都得喊他师傅,即便是80多的人也如此。师傅的妻子喊“师母”或“祖母”,师傅的儿子如果也加入了红枪会那就喊“少师傅”或“少当家”。

师傅是传承的,如果哪户人家诞生了红枪会的师傅,那么从此以后无论什么时候他家都是师傅,不会变更,也不会移到别人家。“头这个人再没有能耐也是头,旁边这个人再有能耐、再聪明也是辅助他。村里的总头是这样,下面的头也是这样,一开始在谁家就是在谁家。”村民们说。红枪会的师傅家里生活一般都比较富裕,而且在村中有一定的威望。虽然说红枪会不向入会的人收纳会费,但是,当师傅的人却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自己掏钱支付一定的接待开支。如,上面的师傅来了要招待,下面的徒弟来了也要招待。清末和民国的时候很多穷人连生活都顾不上,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村里没有威望,所以根本管理不了组织。

4. 宗教教义

不同的教会宗教教义不一样,武术的套数不一样,信的神灵也不一样。红枪会通过宗教的形式成立组织保护自己,它有一套自己的宗教教义,以此来笼络人的思想,让人找到精神寄托,形成一定的精神信仰。红枪会的内部教义不外传,也不会发给大家。“就算现在在网上找都找不到,如果找得到那就是全国都可以共用的,不然就是没有什么很有价值的,内部的东西都是不外传的,如果自己不用了,就要烧掉,里面的词叫‘升’。”村民们说道。如红枪会练的气功有一个口诀,但是那个口诀只能口传,不能用笔记下来,也不让人写在纸上。万一有人将其泄露出去了,那就要接受其入会誓约的处罚,死后要下地狱。(www.daowen.com)

5. 组织活动

红枪会的人组织活动都是秘密的,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举行活动,在场的人必须是红枪会内部的,外人根本不能参与,也根本看不到。红枪会举办活动的场所既可以在师傅家,也可以在徒弟家。如上供的时候需要带馒头、菜之类的供品,有些外村的为了避免携带的不方便就会把师傅请到家中,在自己家里上供。“不参会的人都不知道内幕,村里面的人只都知道他们关系不错,经常往他们家走,但是内部的事情是不知道的。”村民们说。红枪会的内部秘密即便是被入会人的妻子、父母知道了,那也算是泄露秘密。所以如果家里有人没有参加红枪会,那么红枪会的人在家里举办活动的时候,就要让家里不是红枪会的人离开现场。为此,为了不疏远家人间的关系,一般都会让家里人都入会。人们结婚也一般会选择与参加了相同会道门的人结婚,不同会道门的人不结婚。“红枪会不和白枪会结婚的。但是,也有。但是如果真的很相信这个道,怕秘密会泄露的话,那么就一般是娶同道的,外道的不娶。”村民们说道。

红枪会里没有什么活动经费,所谓活动经费的开支就是招待人吃饭,我去你那办事到你家吃饭,你来我这办事就在我这吃饭。红枪会里有时也收“四季礼”,但是收得很少,没有要求每个人一定要交多少,都是让大家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给。“这个就是师傅往上面的师傅那走的时候要些花费。以前是没有汽车的,都是步行,路上要消耗,人都是有人情的,人去人家家是不能空手去的。”村民们说。

6. 节日

红枪会设有自己的节日,如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立春立夏之类的。平常人过的节日他们都不过。他们过节就是上供拜天上的神和主。上供有放1个盘子的;有放3个盘子的,代表三才;有放5个盘子的,代表五行;还有放10个盘子的;最多的有放50个小碟子的。上供的时候要求都用素食,如青菜、萝卜。

7. 规章制度

红枪会指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入会人员的日常的行为。有的会道门用的是自己的一套思想,有的用儒家、道家的思想,红枪会则是佛道儒三道结合。如果有人违反了教规就把这个人清理出去,把他开除出会。“开除后不担心泄露秘密。一般都是在坛前盟过誓约的,除非你什么都不信了,不怕了,就会宣扬,只要是有正统思想的都不会去泄露。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会怕以后会不好的,如果泄露了就会身化浓血,谁也不愿意自己死的时候满身都是血。”村民们说。

8. 封官加爵

红枪会里有不同的等级层次。刚进去的人只能做工,上升一个层次后,就可以自己上供。但是这时还不能成为师傅。如果再上一个层次,那就可以做师傅,让人加入到自己的门下。在红枪会里面,被劝入会的要叫劝其入会的人为师傅。入会后,被劝入会的人就成为劝其入会人的门下。但是,层次的上升跟劝人入会的数量多少并没有关系,而是由会里的师傅决定,层次都是师傅给的,由师傅对其进行考察并“封官加爵”。封官加爵的时候师傅会为其举办仪式。在层次的上升方面男的和女的不同,只有男的可以升,女的不能升。女的只能当武场练武的师傅,教别人练拳,而不能当文场的师傅。

红枪会中很多人修为很高,有些很小就进门了,但是八九十岁了还是在最底层。这一是由于这个人没有收人;二是上面的师傅没有给他加层次,他就只能永远自己在家进修。相对来说,那些活动能力大,思想品德好,文化程度高的人升得会比较快。层次上升后,这人就有权力管更多的人,自己可以更方便地办事。“层次上升后里面没有利益,所谓的‘行好’就是死了以后可以进更高的天坛。层次更高,也就可以进更高的天坛。”村民们说。

(二) 其他会道门

除了红枪会,河北铺村村民还参加了其他的会道门,其参与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6-4 河北铺村其他的会道门

  1. 白枪会

白枪会因所持枪系白缨而得名。1949年前,河北铺村没有白枪会组织,只有3个村民曾参加阳城村的白枪会。

2. 黄沙会

黄沙会使用的枪与红枪会、白枪会的有所不同,它们的枪头下有两个骨朵,枪杆为铁杆。黄沙会也是一种农民自卫组织,当时,村中入会者有60多人。

3. 义和拳

义和拳是由梅花拳派生出来的一个房地方封建民间组织。当时村中只有个别人参加。

4. 老母教

老母教在西滩头村有一个当家的头。所谓的“老母”就是玉皇大帝的国母,老母有好多种老母。老母教有自己的老母堂,老母堂里有个当家的,好多人都归属在他的门下。老母教六月六晒经书的时候,好多人都会去赶集会。

5. 黄香道

信先天老爷。但是多少都是有点皈依,黄香道下面有个接续黄香道。1945年前,接续黄香道信的也是老母,黄香道归根结底还是归到老母那里。

6. 天一香

天一香主张人得了病不用去看医生,不用吃药,在家烧香,然后自己找自己以前犯的错误病就会好。烧香的时候一直跪着,烧30、50或是100炷香,一直在祷告,不去看医生。

(三) 会道门之间的关系

村中老人回忆说,过去教与教之间也互相争权夺势,争夺地盘。本道门的人都说本道门的好话,见了有能耐的人都想拉到自己的道门里去。“争夺后,势力大了,在这个地方就我说了算,好多人都要服从。我制定规矩,你们大家都要听我的,你们要是不听就揍你、打你,你侵占我,我也侵占你。”村中老人说。1945年以后,社会逐渐安定,随着科普知识的宣传,村中参加会道门的人越来越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