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工厂的优势及应用场景

互联工厂的优势及应用场景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海尔高层看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互联工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挑战。8家示范工厂样板只是海尔迈向智造时代的一小步。从2016年2月开始筹备COSMOPlat平台到2017年正式对外宣布提供其社会化服务,海尔有足够的底气:海尔互联工厂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50%,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50%。

互联工厂的优势及应用场景

对比传统工厂和互联工厂,不难发现传统工厂交付的是产品,得到的是用户;互联工厂是先和用户交互,以用户的体验驱动产品、工厂等全流程的迭代。基于此,传统工厂遇到的很多问题,如库存积压,产品同质化,成本高、利润低等,在互联工厂模式下迎刃而解。

陈录城副总裁具体分析说,“比如库存积压的问题,互联工厂的每一份订单都是有用户信息的,实现了零库存;比如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在互联工厂模式下用户参与到产品的交互、设计、生产过程中,而不再由企业设计产品;比如成本高、利润低的问题,传统工厂的中间环节多、运输费用高,导致利润下降,互联工厂的产品由工厂直发到用户,去掉了所有的中间环节。”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变革”的力量。目前海尔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了60%,不入库率达到68%,实现了产品不进仓库或少进仓库的突破,同时驱动全流程的运营效率提升,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50%以上,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70%以上。

海尔的沈阳互联工厂目前可支持9个平台500个型号冰箱的柔性大规模定制,人员配置减少了57%,单线产能提升了80%,单位面积产出提升了100%,订单交付周期由15天缩短到7天,可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在海尔的佛山互联工厂,一台互联洗衣机从下单到下线,最快仅需两个小时。

从传统工厂到互联工厂有多远?在海尔高层看来,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互联工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挑战。

首先,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流程上由串联到并联,在平台上用户信息可同时到各个节点、同时启动,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才能做到这一点。”陈录城说。

其次,则是“开放”——开放平台,吸引一流的资源参与。周云杰表示: “海尔有设备商、模块商、整体解决方案机器人公司等一流资源加入,才会最终实现互联工厂的落地。”

包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内的多位到访过海尔互联工厂的政要和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互联工厂”这一创新模式正是全球制造企业未来变革的核心。图1.1所示为海尔的互联网平台COSMOPlat。(www.daowen.com)

图1.1 海尔的互联网平台COSMOPlat

海尔的“布局”显示了其“抱负”不只在自身涅槃,而是向中国制造行业输出海尔式创新,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落地标准和指南。

为了做这件事,海尔已成立工业智能研究院和家电业创新战略联盟,并加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倡导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打造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开放平台,指导行业智能互联工厂建设规划和评价;打造智能制造生态服务新产业。

在海尔看来,要用搭建COSMOPlat平台的经验助力中国制造,帮助中国企业“换道超车”,最终实现继福特流水线丰田精益管理之后的第三种模式。

在海尔总部青岛之外,COSMOPlat平台已经开始规模化地复制推广。在2019年8月3日,海尔的“产城创”生态圈模式继天津之后又进入下一城,作为“产城创”中“产”的关键部分,COSMOPlat平台正式落户上海松江。

“海尔的COSMOPlat平台和互联工厂为全球产业转型提供示范和借鉴,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标准化、定制化及整体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试错成本,缩短企业转型周期,提升企业运营绩效。”张瑞敏表示。

8家示范工厂样板只是海尔迈向智造时代的一小步。从2016年2月开始筹备COSMOPlat平台到2017年正式对外宣布提供其社会化服务,海尔有足够的底气:海尔互联工厂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50%,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了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