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卷烟行业智能工厂应用实例分享

卷烟行业智能工厂应用实例分享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基础建设信息系统的深度集成应用。图8.22云南某卷烟厂的工作现场展示2.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的实施成立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协同各部门相向而行。企业的高度信息化,助力智能工厂的成长。

卷烟行业智能工厂应用实例分享

1.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一核双线,从制造到“智”造

1)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实施的背景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影响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互联网+”深入生产生活中,必然会带动企业的相关环节发生变革,变革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信息流与实物流更快、更准。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对“两化”融合字面上的解释。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两化”融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改进的过程。

2)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基础建设

(1)信息系统的深度集成应用。

通过对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信息系统的深度集成应用,云南某卷烟厂构建了生产制造、运营管控等核心业务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形成了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和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并行协同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该卷烟厂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

(2)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

轻点鼠标,数千亩生产生活区域的用水情况尽现眼前;设好参数,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对所有用水设备的自动调节;轻触屏幕,11个车间、数百台机器设备的用气和用电情况的所有数据都会以图表的形式实时、自动地推送到工作人员面前。在该卷烟厂的动力车间,一切都真实地反映在信息数据里。

这些数据由遍布供水区域的80多支电磁流量计通过网络实时上传到系统,数据经过系统建模分析后,工作人员不仅可实时查看各个位置的用水情况,还可通过数据库自动生成的小时报、日报和月报查看、分析各段管网的具体工作及故障状况,既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方便了故障的排除。

(3)制造执行系统的建设。

热风温度、风量、筒壁温度是影响烘丝出口水分的最重要的3个因素。风量对水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热风温度,最后是筒壁温度。以前要确定三者的相关性,必须记录大量的数据,再进行分析运算、试验验证等。现在通过制造执行系统里的质量分析平台,通过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得出三者的相关性,如果没有制造执行系统提供的质量分析平台,根本不能如此快速高效。

(4)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的建设。

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以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为核心,与制造执行系统、视频系统、中控系统等连接,将经营决策、计划下达、生产制造以及数据采集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协同创新为主要目标。云南某卷烟厂的工作现场展示如图8.22所示。

图8.22 云南某卷烟厂的工作现场展示

2.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的实施(www.daowen.com)

(1)成立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协同各部门相向而行。

在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该卷烟厂成立了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的成员来自该卷烟厂各科室,全程脱产参加管理需求调研、可行性分析论证以及入网后的运维服务,助力可视化管理的实现。

(2)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物流从“信息孤岛”到“科技高地”。

作为与卷烟生产紧密相连的环节,该卷烟厂物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两化”融合的浪潮中“提档升级”。物流中心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断进行集成创新,突破“信息孤岛”,让物流仓储环节成为“科技高地”。

(3)引入制造执行系统,融合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搭建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协同创新。

2001年,该卷烟厂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成功上线,自此之后,有了一条主线,把所有的业务及流程串联起来。现在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又集成了财务、设备(PM模块)、物资(MM模块)等十几个模块,将企业所有业务和流程融合在一起。

(4)构建以精益管理为主线的内部管理体系。

随着“两化”融合的逐步深入,该卷烟厂开始关注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且已经付诸行动。因为只有找到与工厂实际匹配的内部管理体系,才能重塑企业竞争力,真正实现该卷烟厂成为“行业典范工厂”的战略目标。实践出真知,一个名为“一核双线”的“两化”融合精益管理模型开始构建成型。

3.云南某卷烟厂智能工厂的先进性

(1)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功能强大,实现了精益“智”造。

信息系统的开发拓展了企业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而以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上线为标志,该卷烟厂打破各个“信息孤岛”的制约,逐步实现业务之间的系统集成企业信息化之路进入系统集成的新阶段。原有的“信息孤岛”被打破,冗余的流程被精简,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为实现精益“智”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的建立加快了智能工厂的建设进程。

跨职能联合攻关团队覆盖了企业所有部门,采用课题攻关、QC小组、合理化建议等方式开展工作。正是这种高效的协同机制,将企业的各种决策、精神快速地传递下去并得以实施,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设智能工厂的重要保障环节之一。

(3)企业的高度信息化,助力智能工厂的成长。

智能工厂的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和信息共享、业务集成、并行协同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该卷烟厂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另外,物流仓储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实现了存、收、发全部自动化和信息的共享共通,从而使企业适应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