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探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深度探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反映了当时的需要,他的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能够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关键要素。

深度探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E.Porter)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波特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只能对国际贸易模式做出部分解释,但不能说明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在某一行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

小知识2-1

迈克尔·波特

(引自赵春明主编.国际贸易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第74页)

迈克尔·波特(Michel.E.Porter,1947—)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并兼任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是当今世界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1983年,波特在里根总统设立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任职,在美国挑起了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大辩论。他在哈佛大学首开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等课程。他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反映了当时的需要,他的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波特的著作被美国《财富》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为必读“圣经”。波特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组织两方面。因此,在他的著作中,单个的企业和产业始终是他的研究对象。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在《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www.daowen.com)

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作者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因为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立足点大多侧重于贸易活动,即从贸易研究入手,把产业研究仅作为一个附属领域,而波特的研究视角则是从产业经济入手,再去探讨它对企业乃至国家对外贸易的决定作用。

波特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优势,而取得优势的四个关键因素是:①生产要素;②需求条件;③相关与支持产业;④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项关键要素形成一个“钻石体系”。[8]“钻石体系”是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这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互相强化的利益。此外,机会和政府也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完整的“钻石体系”如图2-9所示。企业控制之外的偶然事件(即机会)会造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竞争优势的变化,具备最有利“钻石体系”的国家很可能把偶然事件转变成竞争优势。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政府的实际作用是能够正面或负面地影响每个关键要素。

图2-9 完整的钻石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