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图纸会审对造价的影响

图纸会审对造价的影响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1人工挖孔桩配筋详图该设计图要求,本项目基础梁全部按照框支梁的要求进行施工。若该处人工挖孔桩为直径1.2m,框支基础梁锚固长度为1.7laE,再考虑300mm的操作空间,预计高度1.5m。该条图纸会审问题提出的缘由是“保证质量”,保证质量是施工企业本身的施工合同主义务范畴。以承包人的主义务作为缘由提出图纸会审,由此导致的造价增加的责任由施工企业承担,由此导致的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需要相应扣减。

图纸会审对造价的影响

案例: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等级图纸答疑

◆案例背景

某房屋建筑工程,采用项目所在地定额计价,其中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的做法以及上部基础梁的连接节点如图5.1所示。

图5.1 人工挖孔桩配筋详图

该设计图要求,本项目基础梁全部按照框支梁的要求进行施工。

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企业提出以下问题,并经设计单位回复,形成正式图纸会审纪要如下:

问:结施××基础说明第6条中桩芯混凝土为C30,框支基础梁为C50,为了保证质量,能否将框支基础梁,以及桩顶标高至框支基础梁上部钢筋锚固长度再往下300 mm深度的桩芯全部采用C50?

回复:同意。

◆商务解读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顶部,有时候有桩承台,有时候直接是与基础梁或者地梁连接。

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人工挖孔灌注桩,工程量计算规则为以立方米计量,按桩芯混凝土体积计算;或者是以根计算,按设计图示数量计算。桩承台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为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伸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的体积。因此,在造价实务中,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工程量按照桩顶标高减去桩低标高,乘以桩截面积计算。

在人工挖孔桩上部直接是框支基础梁的情况下,一般人工挖孔桩桩芯混凝土分两次浇筑,首次桩芯混凝土浇筑到:地梁底标高以下300 mm左右、柱插筋以下300 mm左右、框支基础梁上部钢筋锚固长度以下300 mm左右,取这3个值中的最低值。框支基础梁上部钢筋的锚固根据平法图集16G101-1的相关说明,如图5.2所示,是伸至桩对边锚入梁底后再锚固laE长度,所以一般情况下框支基础梁上部钢筋锚固长度以下300 mm左右这个值为最低。

(www.daowen.com)

图5.2 框支基础梁锚固节点详图

人工挖孔桩二次浇筑实际现场图如图5.3所示。

图5.3 人工挖孔桩二次浇筑现场图

桩芯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是随框支基础梁混凝土一起浇筑。当框支基础梁混凝土等级与桩芯混凝土等级一致的情况下,上述两种浇筑方式对造价工程量的计算没有影响。当框支基础梁混凝土等级高于桩芯混凝土等级的情况下,比如该项目桩芯混凝土为C30,框支基础梁为C50,从商务的角度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浇筑的桩芯混凝土等级均只能按照C30计算,但是实际第二次浇筑的桩芯混凝土是和框支基础梁一起浇筑的,实际使用的是C50。这样就导致了施工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若该处人工挖孔桩为直径1.2 m,框支基础梁锚固长度为1.7laE,再考虑300 mm的操作空间,预计高度1.5 m。则该处混凝土体积约为1.7 m3,C30和C50混凝土单价相差约85元/m3,一根人工挖孔桩成本增加约145元。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在图纸会审中提出该问题,用于明确二次浇筑的桩芯混凝土等级与框支基础梁等级一致,可提前规避结算风险。

从商务的视角,技术人员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图纸会审提出问题的角度存在问题。该条图纸会审问题提出的缘由是“保证质量”,保证质量是施工企业本身的施工合同主义务范畴。对于发包人,按时付款是发包人的主义务;对于承包人,按照设计图和国家相应的规范制度要求,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完成施工任务,这是属于承包人的主义务范畴。以承包人的主义务作为缘由提出图纸会审,由此导致的造价增加的责任由施工企业承担,由此导致的工程量减少,工程造价需要相应扣减。

因此,上述图纸会审问题的表达方式,最终从商务的角度,桩芯混凝土仍旧只能按照C30计算,二次浇筑导致的桩芯混凝土等级之差的成本增加由施工企业自行承担。

根据“第3章 商务文字表达与实务”文档表达技巧中的模糊原则,该图纸会审问题的表述既涉及建设单位的利益,也涉及施工企业的利益,这时就需要使用模糊的原则进行处理。在实务中,针对上述情况,在图纸会审时可以采取以下表达方式:

问:设计图中框支基础梁和桩芯混凝土两者混凝土等级不一致,对该不一致处的混凝土节点构造如何处理,请明确。

回复:框支基础梁和桩芯混凝土的节点构造按照下图方式进行施工处理,具体见附图。(附图略)

通过上述表达方式的调整,图纸会审提出问题的缘由为原设计图节点不明确,这样就成为一个明确节点做法的回复。从商务的角度,这种情况下导致的做法变化和造价增加,就能按实进入造价和结算。

所以,从商务造价的角度来看,事情或许还是那个事情,但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以技术事实本身为基础,辅助以商务的思维去表达和呈现,两者有效结合,最终带来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