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物流包装的基本要求

现代物流包装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物流包装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流动要求是指包装应能满足提高物流装卸、搬运、储存、配送效率的要求。随着物流标准化的推进与包装技术的提高,现代物流对包装技术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前面四点应是绿色包装必须具备的要求。因为在物流活动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是包装来携带的。所以,只有把作为物流基础的包装子系统与它们紧密衔接,密切配合,才能为物流大系统的经济效益创造最佳条件。5)包装合理化。

现代物流包装的基本要求

现代物流包装应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流动要求。流动要求是指包装应能满足提高物流装卸、搬运、储存、配送效率的要求。流动中,包装将发挥防护、操作功能。防护功能是指通过包装防止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不可接受的破损。操作功能是指通过包装使商品在市场上更方便流通,减少流通费用。

2)市场要求。市场要求是指要求包装能使产品更加吸引人,使产品具有附加值。首先,要求包装及产品上都有必要的、符合规范要求的信息或说明,如产品性能、使用说明、维修方法、注意事项及条码等,起到向顾客传递信息的作用。其次,要求包装采用符合美学的装潢设计、先进技术的结构方案及满足与顾客直接交流等其他吸引消费者的方法,以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最后,包装应注重产品安全、接触产品及使用产品者的人身安全,即满足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的要求,例如做到防伪包装、防偷换包装和儿童安全包装等。

3)环境要求。环境要求即绿色包装,是要求包装必须致力于减缓物流对环境的压力。为此,包装应重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不用或少用有害物料,物料能重复利用或形成的废物最少等。

随着物流标准化的推进与包装技术的提高,现代物流对包装技术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1)包装绿色化。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称为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最重要的含义是保护环境,同时兼具资源再生的意义。具体言之,它应具备以下的含义:实行包装减量化(Reduce);包装应易于重复利用(Reuse),或易于回收再生(Recycle);包装废弃物可以降解腐化(De-gradable);包装材料对人体和生物应无毒无害;包装制品从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制造产品,产品使用、废弃物回收再生,直到最终处理的生命全过程均不应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公害。前面四点应是绿色包装必须具备的要求。最后一点是依据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绿色包装提出的理想的最高要求。(www.daowen.com)

2)智能化。物流信息化发展和管理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包装的智能化。因为在物流活动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是包装来携带的。也就是说,如果包装上信息量不足或错误,将会直接影响物流管理活动的进行。随着物流信息化程度提高,包装上除了标明内装物的数量、重量、品名、生产厂家、保质期及搬运储存所需条件等信息外,还应粘贴商品条形码、流通条码等,以便实现电子数据交换(EDI)。智能化的信息包装是形成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有利媒介。

3)包装系统化。包装作为物流的一个部分,必须把包装置于物流系统加以研究。如果只片面强调节省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虽然包装费用降低了,但由于包装质量低,在运输和装卸搬运等物流过程中造成破损,物流大系统及其他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只有把作为物流基础的包装子系统与它们紧密衔接,密切配合,才能为物流大系统的经济效益创造最佳条件。

4)包装标准化。在生产技术活动中,对所有制作的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称为产品包装标准。产品包装标准是包装设计、生产、制造和检验包装产品质量的技术依据。商品包装标准化主要内容是使商品包装适用、牢固、美观,达到定型化、规格化和系列化。对同类或同种商品包装,需执行“七个统一”,即统一材料,统一规格、统一容量、统一标记、统一结构、统一封装方法和统一捆扎方法等。

5)包装合理化。包装与物流各环节都有密切的联系。关于包装的合理化,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我们认为,包装合理化的要点是:从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以及防止包装不足和包装过剩。目的是做到轻薄化、单纯化、作业简单、集装化和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其他环节的配合以及有利环保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