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工作动机和生产力?

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工作动机和生产力?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诚然,没有人会在搭建乐高积木中找到实际意义,也没有人能在从一张纸上找到相邻的两个相同字母的时候,找到真正的目标感。我相信,从软件工程师、我们的乐高积木和粉碎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同样适用于很多工作环境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应该系统认真地思考一下,在哪些情况下由于我们缺乏对动机的认真思考,导致无意间毁掉了工作动机和生产力。

为什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工作动机和生产力?

我向工程师介绍的实验都与摧毁人的自然动机的各种行为有关。诚然,没有人会在搭建乐高积木中找到实际意义,也没有人能在从一张纸上找到相邻的两个相同字母的时候,找到真正的目标感。但是这些实验的确向我们提示,哪怕最小的一点激情是如何被轻而易举地扑灭的。

我相信,从软件工程师、我们的乐高积木和粉碎实验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同样适用于很多工作环境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应该系统认真地思考一下,在哪些情况下由于我们缺乏对动机的认真思考,导致无意间毁掉了工作动机和生产力。例如,我知道一个规模庞大的企业,其内部有着非常严格的结构等级制度。公司内的每个员工都有一个编号,代表着他们的等级,而且他们还用结构等级图作为公司的联络表。如此一来,每当员工要查找某个名字或邮箱等信息时,联络表就会提醒他,他在×等级,而且随时可以被同在×等级的其他人替代;联络表还会提醒他,他只是这个大组织中小小的一员,他的上面还有很多更高的层级。而当他们联系某人时,他们在等级结构中的相对地位(不是他们的技能或贡献)决定了他们谈话的语气。

另一个削弱工作动机的可悲例子就是千篇一律的呆伯特式小隔间[1],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你在等级结构中的地位很低,微不足道,不值得得到任何投资。它提醒着人们,公司不指望你们能够长久地留在这里,你们基本上随时可以被取代。的确,从空间分配的角度来看,隔间无疑是高效利用空间的好办法,然而它却无法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我知道一家公司,它将小隔间抹杀积极性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家公司发现员工在自己的桌子上放了各式各样的私人纪念品,所以就重新装修小隔间,将空间缩小了20%。这样一来,员工放置私人物品的空间减少了,但有更多的工位来容纳更多的员工。另一家公司想出了一个更妙的主意:所有人都不能“拥有” 自己的小隔间。这样的体制使得早上上班最早的员工可以优先选择靠窗户最近的座位。每个小隔间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电脑接口、一把椅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在这里,没人能够与工作环境有任何关联感。最重要的是,公司营造出这样的工作氛围,就是在向员工传递这样的信息:你们的直接生产力就是你们的价值,你们可以轻易被取代。

好在我们不一定非得落入这些十分常见的扼杀工作积极性的陷阱之中。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增强员工工作的意义感和关联感。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把他们看作独特的个体,不是去利用他们,而是去欣赏、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比如,Zappos(美国最大的鞋类销售网站)公司鼓励自己的员工成为“奇葩”。在办公室中,员工可以用各种奇妙大胆的方式装饰自己的小隔间。毛绒玩具挂到天花板上,气球随处可见,整个公司看起来就像是聚会礼品专卖店和玩具店之间的岔路口,这一切都为培养员工的个性和创造力服务。你可能会想,这种环境只能用来鼓励小孩子,然而事实上我们从没有真正长大过。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再配上善意的话语、真诚的赞美、进步感和成就感,生活中激励我们的力量总是相同的。在成人的世界里,公司就像是他们的假父母,可能会柔声细语地教导,也可能会疾言厉色地呵斥;可能是开明的,也可能是古板的。

关注带给我们意义感和关联感的事物后,我们不仅能够停止扼杀积极性的行为,还能够开始有意识地去培养更多这种不可思议的资源。我们大多数人身体里都隐藏着惊人的潜能,一旦我们的父母、老师、领导学会如何更好地挖掘这些潜能,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激励自我(www.daowen.com)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到无聊疲倦、毫无动力,像西西弗斯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件单调乏味、毫无成就感的事情。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答案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

比如,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在医院工作,主要负责倒垃圾和清理手术器械。几个月后,他觉得这份工作太无聊了,便想辞职。但是母亲提醒他说,他做的是医院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医院里的人尤其容易感染像葡萄球菌这样的致命性细菌。母亲解释说,如果没有你做的这项重要的工作,病人的病情很容易加重,甚至死亡。自从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工作起来也更加卖力了。不久之后,他便获得了升职的机会。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感到无聊、缺乏动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的工作将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帮助?我可以从中找到什么意义?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便有机会找到积极的答案。

我们也可以试着在西西弗斯式的工作中发现创新和学习的机会。一位百老汇演员一直重复表演着同一部戏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却不曾感到厌倦。我曾经问过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也在寻找小窍门,因为渐渐地我也对不停地做演讲感到厌倦。)这个演员告诉我,每次演出时,他都想象自己在做一件不同的事。每一次,他都试验使用不同的姿势、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停顿,强调不同的音节、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己的角色。他还在心中默记他的每一次微调在观众中产生的反响。这样一来,他的工作就变得有趣多了。现在,我也借用他的方法做着同样的事情。每次演讲,我都会做出微小的调整,同时留意学生的反应。我渐渐地发现,常规工作变得更加有趣了,对学生如此,对我也是如此。

【注释】

[1]呆伯特式小隔间,是指呆伯特系列讽刺漫画中的办公室隔间。小隔间是针对消灭员工士气的杰作,它通常十分狭窄,给予员工拘束感,使他们不快乐,也无法发挥创造力。——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