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价值取向:现代经济监督的意义

价值取向:现代经济监督的意义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必须正视,与中国现代经济监督密切相关的经济生活传统相伴随,我们目前的困难是如何摆脱使经济监督观念狭隘、僵化和单调的偏向,赋予经济监督新的价值观。现代经济监督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使人们称之为多极和多元的格局和态势。不可否认,现阶段中国仍需要一种接近现实的经济监督,以适应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弊端监督开创了经济监督先例,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价值取向:现代经济监督的意义

得益于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理论气氛,我国经济监督学界现已初步形成了几种学术观点,与政策观念裁定的经济监督概念分歧相比,无疑是经济监督学园地的一大生机。而更加引人注目的是,经济监督观念除了着眼于主观之间的“静态”理解外,后来还出现了从“动态”理解的视角,即从经济监督活动过程中阐释经济监督的本质的尝试。

必须正视,与中国现代经济监督密切相关的经济生活传统相伴随,我们目前的困难是如何摆脱使经济监督观念狭隘、僵化和单调的偏向,赋予经济监督新的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有时会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产生疑问,萌发一种重新探究的浓厚兴趣。如经济监督的理论探讨,“经济监督是什么?”“经济监督有什么作用?”这些似乎早就不成问题的问题,常常被人们煞有介事地提出来,以至于引起热烈的争论,俨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又发现了一片新的绿洲。其实,这就是观念变革的先导。就上述问题而言,它们带有经济监督本体的性质,涉及经济监督的价值取向和变革问题。

应该让经济监督学回到自身的位置,以便科学地确定它的功能和价值。但是,近几年来关于经济监督的价值观念的重新思考,还不尽在于此。它的最直接动因,似乎还是经济监督自身形态的演变和分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所奉行的经济监督价值观念,实际上带有很强的政策功利性质,以这种价值尺度来衡量,为我们所提倡的就仅仅是一种直接为现实服务的经济监督,而与这种价值取向相连的其他各种经济监督形式,则有意无意地要受到排斥和代替。

现代经济监督自身的发展和变化,出现了使人们称之为多极和多元的格局和态势。与此同时,经济监督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种种新的经济监督实验和探索,则十分注重寻找新的观念和形态。虽然这些实验和探索往往与借鉴西方现代经济监督密切相连,因而在总体上也带有一种追求新的价值的倾向。

不可否认,现阶段中国仍需要一种接近现实的经济监督,以适应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它虽然不拒绝经济监督的实验和探索,但又往往把这种实验和探索控制在对现实经济的调整和更新的范围内。现在的问题是,经济监督既要从先前的那种狭隘状态下挣脱出来,又要充分地尊重它所应该有的主体价值和各自独立的价值追求。经济监督的价值可以有一种质的量度,但在量度各种经济监督的值的时候,又不可重操一统的价值砝码和尺度。但是,常见的情形却是当我们需要某种经济监督的时候,往往无视其他经济监督的价值存在,或当我们需要指出某种经济监督的局限的时候,却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尺度。(www.daowen.com)

经济监督价值观念几经实践并得到肯定,对推动经济监督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尽管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价值观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但它们仍含有经济监督中既定的规范性,从而形成新的经济监督意识、经济监督形态和经济监督机制。

1.经济监督意识。不同的经济环境、体制结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形成不同的经济监督意识,它构成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支柱,附属于特定的管理监督范型,也维系着多种经济活动的命脉。经济监督意识与社会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然而,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它又因长年累月的积淀而形成传统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2.经济监督形态。一个国家的经济监督即是政治经济现行体制的反映。经济监督形态是在特定的经济监督环境和氛围中形成的,它所表现的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特有的经济监督方式方法。中国古代的弊端监督开创了经济监督先例,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然,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和体制都作为一种传统在经济监督历史中载浮载沉。这虽然是较表层的联系,却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经济监督与政治经济的亲缘关系,也是经济监督形态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3.经济监督机制。经济监督机制是经济监督在较深层的一个测度,构成经济监督发展的内在基因和经济监督类属的外显反照。经济监督机制有开放和封闭之分,后者是稳固型经济监督,其发展速度缓慢;而前者是活动型经济监督,注重丰富多彩的外来因素,吸收一切有益营养,其发展进程呈加速度。经济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也使现代经济监督的价值取向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