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开创新时代的先驱

互联网×:开创新时代的先驱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互联网+”的概念非常吸引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业界似乎尚未出现公认成功的案例。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同时也是“互联网×”的“炼丹炉”。“互联网×”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整个中国经济在互联网和数据时代升级的大机会。

互联网×:开创新时代的先驱

虽然“互联网+”的概念非常吸引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业界似乎尚未出现公认成功的案例。经过仔细地思考和推敲后,我觉得可能单是“互联网+”还远远不够,真正能够起到巨大作用的,应该不仅是“互联网+”,更应该是“互联网×”。

这个过程刚刚开始。真实世界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是各种碎片化的雏形和轮廓:英语“流利说”的AI老师,使得个性化教育、按效果付费在外语学习领域成为可能;网红模式,实现了基于内容的用户互动、需求发现和柔性化生产的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库存……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加,这种思维想象是一种物理反应,是运用比较简单的互联网手段,例如网络直销、微博传播,获得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做一种比较粗浅的归类,曾经被称作红利的往往都是“互联网+”带来的短暂优势。互联网如果真正要更新一个时代,需要做的是乘法,是用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这个DNA完成对传统行业的解构与重构,这种转基因的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并且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

为什么近几年推出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等概念一提出来就得到大家的认同?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有些行业中的网络销售占比已经过半,所谓互联网红利的确已经过去,简单的互联网手段已经不再产生作用;另一方面,传统零售业早已是强弩之末,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出路只能是进一步创新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一些很清晰的借鉴,一场通用技术的大变革(如电的发明)往往会经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这个技术本身的大发展和直接基于这个新技术的新应用大发展。例如1893—1915年,发电设备、发电厂、电网、电灯等产品的高速发展。大家熟悉的通用电气公司,就是这个阶段诞生的标杆型企业。这一次的电气革命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思考和生活的方式。

第二个阶段是通用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的通用技术基础,开始全面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例如电的应用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福特汽车建立的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复杂的现代化流水线,福特汽车成为这个阶段诞生的标志型企业。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就是一个利用互联网这种通用技术的大创新,全面重构传统产业的过程。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同时也是“互联网×”的“炼丹炉”。能够胜出的企业需要产业和互联网基因的再融合,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未来。虽然目前还没有很成功的“互联网×”的样板企业,但是有些观察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www.daowen.com)

第一,在大变革时代,由于“三浪叠加”战略,选择变得更加困难。我们之前已经了解了“三浪”的概念,也就是1.0、2.0和3.0模式。结合我们现在的讨论就会发现,基本上可以将1.0模式看成传统产业的升级,例如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2.0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联网化,也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一些工具进行效率上的提升。在很多行业中,互联网化也是刚刚开始,还存在很长时间的红利阶段。即使在高度互联网化的行业,例如女装,其中还有很多环节的互联网化也是刚刚开始,生产环节就是如此。

到3.0模式,指的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用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方法进行重构。当然第三浪肯定是未来的选择,但是如果没有第一浪和第二浪的积累,第三浪也不会凭空出现。但如果只是将眼光聚焦在第一浪和第二浪上,当决战的第三浪开始时,你可能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在前线,甚至连竞争的入场券都没有。所以大变革时代的竞争对创业者的愿景、战略、战术三方面结合的能力要求很高,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创业者才能在迭代中快速演化。

第二,我希望帮大家认清在互联网领域没有所谓的“梦之队”。我遇到过很多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领导者,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互联网高手,帮他们搞定一切关于互联网的事情,但很遗憾的是,我几乎没有看到成功的企业。一方面,如果你自己不理解互联网,就很难充分授权给一个所谓的互联网高手;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上半场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够直接运用,互联网的本质怎么和一个行业的本质融会贯通,这是目前任何人都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创新。所以这个时候招聘人才,最重要的应该是看他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过往的经验。也许越是互联网上半场中的悍将,他们擅长的套路越经不住这一轮融合的煎熬。反而是有一定的互联网经验、年轻好学、愿意从头做基本工作、有共同信仰的人,起用他们远比起用所谓的互联网高手成功的概率要高。

第三,“互联网×”的创业很难通过资本的力量快速催生,它必须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孕育期。过去几年,从美团到滴滴、共享单车,再到共享充电宝,创业的成功和快速投入海量资本有很大的关系。但2018年以来共享单车的退潮、P2P(点对点网络借款)金融的崩塌已经证明,简单的技术模型,叠加粗暴的运营,并不代表就是未来的模式。其实阿里腾讯都经过五六年甚至更长的艰苦孕育才有后面的厚积薄发,这一轮“互联网×”的创业则需要一个更长的痛苦的孕育期,而且无法用资本的方法催生,新的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耐心。

“互联网×”和“三浪叠加”都在试图讲一件事,就是当大家都困惑的时候,你能否保持清醒,这时候的判断可能真的决定了在未来的十年中谁是新一代的商界领袖。现在太多的人都停留在所谓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阴影下,认为互联网创业已经没有机会了。实际上,如果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这些概念,甚至任何一个概念放到一个传统行业,让它产生化学反应,都很有可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互联网×”会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整个中国经济在互联网和数据时代升级的大机会。在这个机会中,很可能会诞生一大批新的行业领导者,而成为领导者的条件就是你是不是真的了解和相信这个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