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线上线下竞争趋向激化的分析

线上线下竞争趋向激化的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拼抢线上市场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是打价格战。从本书的研究角度看,“京苏战役”揭示出,优秀的线上品牌零售商——京东商城与进军线上市场的传统零售巨头苏宁电器之间,将采取更多营销策略来渲染、激化家电领域的博弈,各类企业从制造商到零售巨头等均无法逃离,线上线下市场的竞争正趋向激化。

线上线下竞争趋向激化的分析

“再过五年,网商的销售规模将从现在的一万亿冲向十万亿,那时我们不但改变了我们自己,也影响了整个时代”,这是在第九届网商大会闭幕式上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的观点。艾瑞咨询提供下图5-1显示,中国的网购占比正超越美国。然而,当中国的传统线下零售商依靠多渠道O2O模式,摆脱了第一波“触网”的失败阴影,第二波“触网”正兴时,美国的Amazon采取低价、免运费、三天到货等策略正使得线上渠道竞争白热化,迫使纯线上零售商Pure-player如Piperlime、Bonobos纷纷增开线下店铺寻找竞争突破口(Barbara Thau,2013),全渠道(Omni-channel,又称Every-channel)模式正在美国落地开花。

图5-1 2003—2012年中国和美国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美国的零售供应链领域正掀起巨大变革。千禧一代(Millennials, 13—30岁)数字化消费者族群的壮大是迫使零售巨头Macy's改革以满足全渠道消费需求的主要动因之一(Tony Lisanti,2012)。Randy Strang(2013)提供图5-2,美国零售业渠道进化经历了单渠道(Single channel)、多渠道(Multi-channel)、跨渠道(Cross-channel,零售商在不同渠道间共享信息、库存等)、全渠道四个阶段,且全渠道模式又分为爬行(Crowl)、直立行走(Walk)、奔跑(Run)、冲刺(Sprint)四个阶段。而Retailer System Research Benchmark Report更在2011年就披露过,超半数的美国零售商赢家还处于全渠道的爬行阶段。区别于多渠道、跨渠道均以追求消费者购买便利性为目标,全渠道零售致力于提供创新性的、无缝的消费者体验(Seamless Experience),其核心目标为在消费者心中牢固树立起零售商“店牌”形象,以获得长久竞争力和高收益(Dave Blanchard,2013)。2013年12月,Retailer System Research Benchmark Report最新报告《2014年供应链执行核心:让全渠道盈利》,披露美国零售商正锁定部分高盈利区域试点全渠道运作,然库存网络可视性的缺失成为约束瓶颈。报告精辟指出,大型零售商抓住机遇加大技术投资支持供应链转型,全渠道考验的是零售供应链与营销、仓储、物流甚至上游企业等跨职能、跨企业的协同合作能力。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零售商全渠道概念已经全面落地,融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中国传统零售商基于多渠道、跨渠道的O2O零售渠道运营模式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相互融合速度加快,有从独立运作转向全渠道运作的趋势。银泰网、苏宁易购、UNIQLO淘宝官方旗舰店等均为传统零售商线上渠道运作较为成功的典范,如下图5-3。

图5-2 零售业的全渠道进化历程

图5-3 2012年中国B2C在线零售商交易额增长最快的TOP 10榜单(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5.1.1 案例:京东PK苏宁易购

现今,中国电商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定位还比较模糊。拼抢线上市场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是打价格战。依靠低价赢得用户,依靠低价抢占市场,依靠低价拖垮对手,甚至依靠促销宣传等策略告知低价来吸引各类消费者的眼球。譬如,2013年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借助微博发力,连发二十几条微博向苏宁宣战。2013年8月14日上午10时,其在微博上立下价格战战书,决定京东大家电三年内零毛利,保证所有大家电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甚至,刘强东计划在全国招收5 000名价格情报员,在国美、苏宁两家实体电器零售巨头的每一分店派驻2名。任何消费者到国美、苏宁购买大家电时,如果用手机的京东客户端比价发现便宜不足10%,京东价格情报员现场核实若属实,则京东会立即降价或者现场发券,确保便宜10%。面对京东的咄咄逼人,苏宁易购也承诺包括家电在内的所有产品价格将低于京东,否则会及时调价并给予差价赔付。京东对自身不到20%的大家电业务降价,来逼迫该业务占比超过60%的苏宁迎战。由此引发的效应为,价格战或将导致投资者看空苏宁的盈利前景,致使苏宁的股价下跌,甚或导致苏宁资金链断裂,实现在资本层面成功打击苏宁。故业界观点认为“京苏战役”的真正战场不在微博上,而在资本市场

苏宁资本方对京东的挑战淡定回应:“我觉得电商不需要价格战来炒作,真要打就打。如果我们有影响力就不用去做,做了也未必就停。领导企业领而导之,有时被迫进入价格竞争,那就做下去吧。”相比于京东,苏宁的仓储物流水平更为现代化,苏宁仓库仅需要扫码和少许搬运。如苏宁易购南京雨花仓库的一期建设面积为18万平方米,二期续建面积为13万平方米,整体工作人员仅200人左右,且采用两班倒形式上班作业。相关数据分析认为,仓储物流水平在国内真正达到或比之略胜的电商只有亚马逊(中国),大多数拥有自己仓库及物流的大型B2C电商更多是采取人海战术,离现代化仓储物流服务水平距离还较远。京东借助微博实现快速网络传播发起的“京苏战役”,使得京东和苏宁均赚足眼球,京东意图与苏宁捆绑在一起,希望在电商格局中能为自己划出和苏宁同样份额的市场领域,其策略具有极强的营销技巧性。这场战役前后持续了仅半月左右,在赚取了足够的眼球、免费的媒体出镜率后,京东即主动示弱,参战的苏宁、国美也大多如此结束战役。从本书的研究角度看,“京苏战役”揭示出,优秀的线上品牌零售商——京东商城与进军线上市场的传统零售巨头苏宁电器之间,将采取更多营销策略来渲染、激化家电领域的博弈,各类企业从制造商到零售巨头等均无法逃离,线上线下市场的竞争正趋向激化。(www.daowen.com)

5.1.2 线上市场促销势头迅猛

广告促销要实现向消费者传达信息的目的,必须借助各类广告媒体,如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等。不同的广告媒体特点不一,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程度也不一。基于互联网媒介的网络广告近年来也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如下图5-4所示。从网络广告的形式来看,i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以2013年第一季度为例,搜索引擎份额上升1.6个百分点至34.4%,且长尾客户居多;其他形式的广告占比由2012年第四季度的4.5%提升至6.9%。以360导航、网址之家、hao123等为代表的导航网站,是“其他形式广告”大幅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

图5-4 2011—2013年中国不同形式网络广告市场份额

进一步地,网络品牌广告市场正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一,网络品牌广告投放费用增长明显。据艾瑞咨询《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产品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网络品牌广告投放费用自2011年第一季度来首次出现与上季度基本持平的局面,同比增长依旧明显。2013年网络品牌广告投放费用在维稳基础上伴随小幅增长。其他行业里,房产网站广告收入基本进入平台期,交通广告主保持四季度投放费用大幅增长的惯例等,见下图5-5所示。第二,网络品牌广告市场符合“二八法则”。近年来品牌广告线性增长,搜索引擎广告和电商平台广告呈指数型增长态势。据艾瑞网络广告投放监测系统i Ad 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11—2012年搜索和电商广告投入大幅增长,品牌广告保持原有的增长速度,见下图5-6所示。然而,搜索和电商广告的高速发展使得品牌广告的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这揭示出网络品牌广告市场“二八法则”规律正明显露头,寡头效应更为显著。如下图5-7所示, i Ad Tracker数据显示品牌广告主投放费用分布符合“二八法则”定律,即2012年投放费用前20%的广告主贡献了93%的市场份额。因此,未来中国的网络媒体如门户、垂直和视频网站等将会继续重视大品牌广告主,中国的线上促销趋势也将更为激烈和常态化。

图5-5 2011年至2012年的主要行业网络广告投放费用

图5-6 2008—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格局

图5-7 2012年网络广告品牌广告主投放费用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