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策影响与阻力因素分析

政策影响与阻力因素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负责人着重强调,丹麦不能对中国的能源政策施加直接影响。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许多政策研究都体现了双方共同制定的政策思想和建议内容,《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也提供了关键政策建议,这些都是丹麦直接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已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中的政策建议整合到自己的政策工作中,这或将影响中国国家能源局向中国政府提交的政策建议报告。

政策影响与阻力因素分析

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负责人着重强调,丹麦不能对中国的能源政策施加直接影响。丹麦方面也承认,中国的二线政策参与者可以为高层决策者提供政策分析和建议,是展开合作的合适人选。

电力行业改革是政策学习和转化流程的成功合作案例,效果显著。但一些中方政策参与者对国际合作相关的潜在风险也表示担忧。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许多政策研究都体现了双方共同制定的政策思想和建议内容,《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也提供了关键政策建议,这些都是丹麦直接影响力的典型案例。与中国国家能源局当初不太在意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情景研究工作的那段时间相比,这项合作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

后来,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意识到,只有将情景研究结果进行汇总、打包,作为政策建议递交给中国国家能源局的决策者,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由于情景研究报告使用了大量数据并以扩大影响力为导向,中国国家能源局开始愈发接受情景研究,这促成政策阐述从“可再生能源作为附加品”到“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的范式转变。现在,情景研究得到中国国家能源局的大力推广,领导也乐于听取丹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与中国国家能源局签订的政策研究合同是另一个对政策思维施加影响的机会,因为这些工作的基本思路经常是经过协作共同商议得出的。此外,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的作者还经常将一些中国国家能源局的项目结果整合到其政策建议中。这样,双向交流就可以和政策研究与制定之间的反馈回路产生交点。

但是,丹麦方面必须认识到,中方需要确保政策建议主要针对当下面临的问题,而且必须始终平衡利益冲突。因此,最终出台的政策不能像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情景政策分析中建议的那样简单直接。但尽管如此,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设定的2050年情景,尤其是低于2℃情景中规定的高强度减排目标,还是在中国国内引起很多争论,尤其在电力行业。

尽管丹麦方面可以通过他们的中国同事接触到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其他国家部委,但仍然很难参与到区域政策流程中。例如,现在由地方省政府负责的海上风电招投标系统。中丹海上风电项目(MOU14)与四个省份合作,希望将国际招投标原则引入地方政府。但是,实际上工作人员很难接触到这些地方政府,中国国家能源局也并不总是能够提供帮助。除此之外,风能项目招投标流程的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地方当局的限制,原因是他们必须制定合规政策,而不能只重视开发商主要关切的运营层面的盈利能力。

在国际层面,中国的能源政策制定者参与了多种类型的双边、多边对话与合作,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政策反馈回路。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正在丹麦的支持下与国际能源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合作解决政策问题。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已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中的政策建议整合到自己的政策工作中,这或将影响中国国家能源局向中国政府提交的政策建议报告。(www.daowen.com)

虽然已经看到积极的作用,但一些丹麦参与者发现,中国政策进程的动态难以把握,决策的速度非常快,但似乎经常遵循一急一缓的逻辑。

即便如此,现在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许多丹麦人员实际参与中国能源决策过程的程度要比他们自己认为的更加深入,但不可避免的是,能源系统思维方式从根本上的意识形态转变,以及相关的新政策,将会遇到尤其是来自化石能源利益方的阻力。长期以来,大型火电厂的所有者一直反对弹性发电的想法,他们顽固的抵抗给改革带来了挑战。电网公司和许多研究人员也质疑中国国家能源局提供的丹麦绿色转型成功经验的证据。虽然他们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但也不确定丹麦经验在中国是否可行。

能源转型的大部分阻力来自地方。在海上风电项目(MOU14)中,丹麦方面已从中国国家能源局获得了大量有关当地具体情况的信息,中国国家能源局也希望为所有省级试点招投标项目使用全国统一的顾问单位。但是,各省为了地方利益坚持使用它们各自的设计院,这种做法阻碍了经验的分享,地方也不得不花费昂贵的代价从零开始设计。

尽管有阻力,但中国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支持绿色能源的情景研究已经逐渐获得广泛的认可,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也为该能源转型计划提供了支持。许多中方参与者和企业也都同意,市场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而且绿色能源转型在技术上也可行。

企业也承认,要想生存下去,无法绕开改革。但是,依旧有许多企业表现被动,仍然希望在改革之前能够获得支持性政策(补贴)。因此,区域示范项目成为克服阻力最好的办法,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来证明新方法可行,而且技术也不是问题。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培养新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出于自己的利益,会作为个体发声呼吁进行更大程度的改革。

想要克服来自有影响力和/或强大的利益相关方的阻力或他们的“背叛”,显然需要综合解决方案[36]。根据一位中国高级专家的说法,当前政策议程中复杂的、结合能源与经济的转型工作涉及错综复杂的各方利益,中国政府需要努力调节其中的关系。例如,丹麦方面建议在未来的总体能源规划中包含区域供热,但如果让供热企业改变现行实践去专注于新机遇的话,又会使它们入不敷出。同样,如果一个省份不再使用煤炭,那么与煤炭相关的整个经济基础将崩溃,政府则需要其他经济活动来替代煤炭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