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园区布局和发展重点分析

园区布局和发展重点分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9-1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重点园区布局示意图发展重点:该区域是我市沿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区,虽然农业用地空间有限,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效应明显,农业经济功能的实现不再通过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而是依托种苗、花卉、食用菌、蔬菜、果品、观赏鱼、淡水鱼等特色产业和乡村民俗文化。

园区布局和发展重点分析

根据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划研究成果,全市分为环城城乡融合发展区、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区、远郊综合发展区、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区共四个功能区。依托农业功能区建设,重点发展科技支撑型、产业带动型、休闲文化型、循环生态资源型等四种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1)环城城乡融合发展区

发展基础:该区域现有23个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以花卉、食用菌蔬菜观赏鱼、淡水鱼生产为主,已经形成园艺农产品物流和观光农业为主的格局,曹庄花卉市场、东丽花鸟鱼虫市场已成为北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花卉、观赏鱼集散中心,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西青东淀现代农业示范园、北辰双街现代农业示范园、龙顺庄园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区功能不断完善,成为辐射带动全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区域城市化水平高,紧邻中心市区,具有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

图9-1 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重点园区布局示意图

发展重点:该区域是我市沿海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区,虽然农业用地空间有限,农业发展的多功能效应明显,农业经济功能的实现不再通过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而是依托种苗、花卉、食用菌、蔬菜、果品、观赏鱼、淡水鱼等特色产业和乡村民俗文化。通过完善科技、认证、物流、会展、信息等服务平台,开发示范展示、教育培训、文化传承、服务辐射等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三次产业融合,实现农业的多功能协调发展。未来该区域重点发展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适度增加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在科技培训、休闲文化、会展物流等方面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引擎和样板。

(2)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区

发展基础:该区域现有15个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基本形成以水产、葡萄、冬枣、蔬菜、生态畜禽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现有28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32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园区+合作组织+基地“的发展模式,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占总农户比重达到70%,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日益提升。先后启动建设5个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引领带动全市设施农业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成为天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园区、湿地、森林、水库等多种资源,开拓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出海游览、葡萄采摘、园区休闲、湿地观光、食宿渔农家等农业旅游景点,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区域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www.daowen.com)

发展重点:该区域是天津开发开放的重点地区,现代农业将以水产品、园艺产品等为特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高品位、高盈利性、高附加值的高端农业转变,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加工物流、生态休闲、文化创意、安置就业等功能;优先发展种源农业、会展农业、总部农业、创意农业、农业工程(装备)、休闲农业等,培育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和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成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未来该区域重点发展科技支撑型现代农业园区,适度增加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功能,促进农业向设施化、产业化、生态化、组织化和外向化发展,使园区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的主要形式。

(3)远郊综合发展区

发展基础:该区域为天津市规模化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现有39个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武清的蔬菜、奶牛,宝坻的“三辣”蔬菜、生猪、淡水鱼、优质粮种,静海的金丝小枣、向日葵,宁河的水稻、水产、奶牛和生猪,蓟县平原、洼区的禽蛋、畜产、蔬菜、粮食、水产等系列绿色食品等,基本实现区域内部大宗农产品自供,并为城市供给鲜活农产品,在保障城市食物安全和提供安全健康农产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重点:该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将不断强化产业经济功能,注重技术集成、示范转化、教育培训、市场营销等功能建设,健全和延伸产业链,尤其要加强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和传统产品、特色产品、优势产品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提高吸纳安置就业能力。未来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和循环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区域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方向发展。

(4)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区

发展基础:该区域现有6个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依托的蓟县山区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相对丰富,年末实有林地面积79.1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47%,比全市高24.2个百分点,林间散养肉鸡、蛋鸡,基本形成林牧、林农、林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现有果园面积20.1万亩,磨盘柿、板栗、核桃苹果、梨、葡萄等品种多样,是我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山区林地是天津城市的绿色屏障,生态功能作用突出,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功能。

发展重点:该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而被定位为天津市的后花园和京津地区的绿都,是城市水源保护地和氧吧。依托板栗、核桃、葡萄、苹果、山楂等特色产品和各种水域、林地、山地资源,结合“一村一品”和农家院布局,逐渐弱化农业经济功能,更加强化生态平衡功能。未来该区域重点发展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绿色环境和生态景观,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农业观光旅游功能;集成示范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立林牧、林农、林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