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苍山综合科学考察遇险记

苍山综合科学考察遇险记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越过刃脊之后,找到返回的山路,九位考察队员得以脱险。1984年苍山考察遇险次日,尹俊书记亲自去家里看望、慰问遇险的考察队员,使我们深受感动,在慰问段诚忠同志时,他代表考察队员,感谢州党委、州政府和尹书记的救命之恩!和志强副省长曾关心和过问了苍山考察遇险的事。我知道是指苍山考察遇险一事,就说:“这个事情怎么惊动到和省长!”

苍山综合科学考察遇险记

此次考察路线选在中和寺—洗马塘—苍山电视台一线。大本营设在苍山电视台转运站,海拔3200米处。安营后第一天,考察路线,从大本营出发到洗马塘,再下中和寺方向沿途采集后,返回大理县招待所。途中只带少量食物作为午餐。从洗马塘往下采集时,不知道也没有沿洗马塘至中和寺的小(老)路走,而是一直朝中和寺方向直下,结果误入玉局峰、马龙峰间的角峰地带,四周都是悬崖陡壁,无路可走,只能寻找缝隙攀缘,用每人携带的一小块防雨塑料布结成绳,拴在树上、岩石上或用人拉住,吊着绳子一人一人往下爬。几经折腾,天色已晚,在箐沟里找到有岩石覆盖的山洞栖息。到周围拾了些柴火,在洞口点烧篝火过夜,没有水喝,就去找雪块化成水喝,将所剩无几的食物吃光,在饥寒交迫中熬过了一夜。次日晨,继续在角峰和陡阱间艰难地往下攀隙坠空,到中午时分,行至马龙峰的箐中继续探路时,忽闻鸣枪声,知道已有人来营救我们,注意观察周围动静,当浮云从玉局峰飘散后,见到峰背有人往上寻找时,队员们齐挥动手中的塑料布呼救!被北面山上的人发现我们在箐底后,武警战士和向导,首先冲向箐底,穿越荆棘丛生的悬岩陡阱,以最快的速度向我们奔来,当武警战士第一时间到达时,队员们的感激之情和战士的激动心情涌上了心头,虽然饿了两天,大家对送来的食物和水都吃不下去了。首要的是得到友情,救命之情!而不是食物!

大理苍山

接着在向导的带领下,重上马龙峰顶,顺山脊沿分水岭走,山峰尖削,有的地段只能爬过去,风大、路险、劳累,却不敢坐下来休息,必须挺过去!舍此不能脱险。越过刃脊之后,找到返回的山路,九位考察队员得以脱险。他们是:段诚忠、梁袁华、钱德仁、夏泉生、唐秉奕、严则廉、陈佳、周明柯、杨军。

当我们回到大理县招待所时,天将擦黑,招待所里停满了小车,营救我们的第二梯队,已吃过晚饭,待命出发。这里由州委书记尹俊同志亲自坐镇指挥。

队员中除钱德仁同志,在遇险途中脚被扭伤外,其余的人有惊无险!各自送回家中休养。(www.daowen.com)

1984年苍山考察遇险

次日,尹俊书记亲自去家里看望、慰问遇险的考察队员,使我们深受感动,在慰问段诚忠同志时,他代表考察队员,感谢州党委、州政府和尹书记的救命之恩!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尹书记讲:你们是我州各行业的专家,是大理州的宝贵财富,为了科技事业的发展组织科学考察,是经过州政府批准的,那么多人在考察途中遇险,州委、州政府怎么不着急!组织人员营救你们是理所当然的事。州长外出开会,首先由我负责!希望你们安心休养,恢复健康后,积极投入工作。还指示我们代表州委、州政府对营救考察队员的武警战士和向导人员进行慰问,并表示感谢!

和志强副省长曾关心和过问了苍山考察遇险的事。他来大理开会时,在洱海宾馆问我:“你们是怎么搞的?”我知道是指苍山考察遇险一事,就说:“这个事情怎么惊动到和省长!”他说:“云南日报都登了,我怎么不知道!”我说“和省长您对苍山地貌是熟悉的,我们误入角峰地带,出不来了!”他对我们的考察行动是肯定的,对此,深表感谢!

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冯国楣教授,曾几次鼓励性地向我建议,“有准备地到你们在苍山遇险的地方,再组织一次考察,可能会发现杜鹃花的一些新种!苍山能到的地方基本已经跑遍了,除了现有的(44种)杜鹃花之外,不会再有新的发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