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提升农业效率与质量

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提升农业效率与质量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形成以良种为核心的集成配套产业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标准。改良生猪40.8万窝,牛冻精改良16.54万头,其中奶牛7万头,推广良种禽800万羽,外销畜产品收入达21.1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1%,成为全省畜产品输出量最大的州。及时采编和发布各类指导性、实用性信息,为领导决策和“三农”服务。(五) 发展设施农业,改造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大理州在设施农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提升农业效率与质量

(一) 选育推广了一批农作物良种

先后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滇榆一号和凤稻、凤麦、凤豆系作物良种76个,覆盖全州,辐射全省。引进推广了杂交水稻、桂朝二号,中日合系、楚粳系水稻;墨西哥小麦,啤饲大麦、杂交玉米、双低油菜等一大批作物良种在全州推广。创造了稻、豆、麦的高产纪录,滇榆一号、桂朝二号、榆杂29号、凤麦13号、凤豆一号等品种,都曾创下全国、世界高产纪录。

(二) 研究推广了农作物耕作制度和丰产栽培技术

祥云大理等温凉地区,研究出大春玉米(或烤烟)套种马铃薯(或大荚豌豆、蔬菜),加小春作物一年三熟制。把旱作规范立体间套种的面积推广到现在的51.68万亩。

研究推广了一批创新技术。小麦条播、水稻薄膜育秧,玉米容器育苗,定向移栽,地膜覆盖等,已成为骨干措施。自主研发的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在全州普及,全省迅速推广,已辐射到国内烟区。

(三) 加强现代农业产业配套技术的应用研究

形成以良种为核心的集成配套产业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标准。推广了水稻旱育种植,间套种,测土配方施肥,啤大麦标准化技术示范,高产奶牛配套技术,生猪肥育配套技术,肉牛直线育肥配套技术,蚕桑高产高效种养技术,水果蔬菜无公害配套技术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www.daowen.com)

目前水稻、杂交玉米、双低油菜、啤饲大麦的良种覆盖率达98%左右,优质稻占77.5%,粮经比为70∶30,结构不断优化。改良生猪40.8万窝,牛冻精改良16.54万头,其中奶牛7万头,推广良种禽800万羽,外销畜产品收入达21.15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1%,成为全省畜产品输出量最大的州。

(四) 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改造传统农业

对奶牛和羊的改良,从人工授精发展到颗粒冻精、细管冻精,胚胎生产、移殖,性别控制,为胚胎工程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对马铃薯、花卉、药材的一些品种,采用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育种苗,扩大生产规模;用烟草、花卉种子搭载卫星试验,探索太空育种新途径;利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测绘、监督、管理、经营活动。信息网站建设:大理州已建成一个州级农业网站,十二个县(市)级农业网站和巍山、洱源二个畜牧网站。“数字乡村”工程已建成网站群,有一个州级,12个县市级,111个乡(镇)级,1090个村委会和9060个自然村网站。2008年基础数据更新,网站信息更新,农产品信息更新,视频文件制作上传,业务技术培训等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及时采编和发布各类指导性、实用性信息,为领导决策和“三农”服务。

全州推广“一池三改”沼气池17725口;太阳能热水器逐渐推广;在一些县试行农村电气化和家电下乡补贴等;用新能源逐步代替农村的薪柴能源。

(五) 发展设施农业,改造传统的种植、养殖技术

大理州在设施农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建设了一批各种类型的塑料大棚;冷藏、保鲜、运输设施;发展智能化烘烤及干燥设备……全面实现了烤烟漂浮育苗专业化、商品化;基本实现了核桃红豆杉茶叶桑树、水果、蔬菜等作物的大小棚育苗;部分花卉(兰花茶花鲜切花等)水果、蔬菜用智能化大棚栽培;普及了水稻薄膜育秧,玉米、烤烟的地膜栽培;进行了水果、蔬菜、食用菌的冷藏保鲜;对全部蒜种和部分作物种子、苗木进行冷藏处理;烤烟智能化密集烘烤及果品太阳能、电能干燥逐步普及;推广了部分茶园喷灌、果园滴灌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