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灵活运用以退为进策略的谈判技巧

灵活运用以退为进策略的谈判技巧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退为进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一种制胜策略和技巧,销售新人应根据实际谈判情况灵活掌握。当时,其他的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而画家的这幅画竟然卖了600美元,这位画家所采用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画商的“以退为进”策略,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三幅画都被这位画商看中了,烧掉了两幅,剩下了最后一幅画,勾起了画商的占有欲望。为了驳回对方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时就可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灵活运用以退为进策略的谈判技巧

销售谈判其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谈判桌上虽然没有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或枪林弹雨,但也是互相交锋,争斗激烈。谈判过程中有时需要打持久战;有时需要打速决战;有时需要打游击战。能否在谈判中取得预期目标,就要看销售人员的经验与智慧了。以退为进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一种制胜策略和技巧,销售新人应根据实际谈判情况灵活掌握。

画廊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画商看中了一位画家带来的三幅画,标价为每幅250美元,画商不愿出此价钱,双方谈判陷入了僵局。那位画家被惹火了,怒气冲冲地跑出去,当着画商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画商看到这么好的画被烧掉,感到十分可惜,他问画家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钱,回答还是每幅250美元,画商又拒绝了这个报价。这位画家把心一横,又烧掉了其中一幅画,画商连忙求画家千万别再烧这最后一幅。

最后这位画商问画家愿卖多少价钱时,画家说道:“最后一幅画能与三幅画卖一样的价钱吗?”最后,画商竟然不得不以600美元的价格买走了这幅画。

当时,其他的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而画家的这幅画竟然卖了600美元,这位画家所采用烧掉两幅画以吸引那位画商的“以退为进”策略,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三幅画都被这位画商看中了,烧掉了两幅,剩下了最后一幅画,勾起了画商的占有欲望。同时,他事先还了解到,这个画商对他爱上的东西,是不肯轻易放弃的,宁肯出高价也要收买珍藏。聪明的画家施展这一招“以退为进”果然很灵,一笔成功的生意唾手而得。

如果谈判过程中遇到“僵局”,销售新人切忌用过激的言语去回击对方,一定要有耐心。为了驳回对方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时就可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

1999年,美国一家大型航空公司要在纽约城建立航空站,希望电力公司能以低价供应电力,但这个要求很快就遭到电力公司的拒绝,并推托说公共服务委员会不批准,因此洽谈陷入窘境。后来,航空公司索性不洽谈了,并放出风去,声称自己不再依靠电力公司,决定自己建设发电厂。

电力公司听到这一消息,立刻改变原先的强硬态度,主动请求公共服务委员会从中说情,表示给予这家航空公司优惠价格。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

报价的时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谈判的结果,先报价的一方,等于为整个谈判划了一个范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方的心理期望值。此外,如果报价出乎对方的意料,则有可能给对方的谈判部署以沉重打击,动摇其“军心”。

报价的作用会贯穿于整个谈判过程,因此先报价比后报价的影响更大。但是先报价也有其弊端,即易遭到对手的压价,迫使谈判人员一步步降价,而且不知道对方的报价,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所以,销售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也可考虑后报价。后报价的优势在于:当对方先报价后,可针对对方的报价来重新调整己方的报价,从而后发制人。

先报价或后报价都是有利有弊的,那么销售人员应采取什么样的报价顺序呢?(www.daowen.com)

一般来说,己方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时,先报价较为有利。如果双方谈判实力均衡,谈判一定会竞争得十分激烈,那么应当先报价以争取掌握主动权;如果己方实力较弱,尤其是缺少谈判经验时,应后报价,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报价来观察对方,同时也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对己方的报价作出调整。

人们知道名牌产品和普通品牌的价格不相同。当有人告诉你名牌卖2元,普通品牌卖1元。你选择哪个?很可能是价格低的。那么如果告诉你名牌今天卖1.3元,你或许就不会买价格低的了。

在销售谈判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己方报价,对方还价;另一种是对方先报价,己方还价。那么,在谈判中,销售人员该如何应对对方的报价呢?

首先,不要接受第一次报价。

其次,故作惊讶。销售高手总是对买家的出价感到很震惊,好像被吓了一大跳的样子。

同样,先报价与后报价没有绝对的要求,一切要视情况而定。销售人员在报价时,还要注意报价的时机。在谈判报价时,销售人员应首先讨论产品的使用价值,待对方清楚其价值后,再行对价格进行讨论。

【销售建议】

在销售谈判中,不管双方有多么大的诚意,也不管双方提出多少个有创意的方案,由于双方存在着利益上的对立,最终避免不了要经过或明或暗、或动或静的讨价还价。其中,报价是谈判开始的主要内容。这也是“退”与“进”的辩证法在谈判桌上的灵活运用,销售人员掌握了这种技巧,就有利于更好地掌控谈判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