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村电网建设滞后,大多数县村通电率只有95%以上

农村电网建设滞后,大多数县村通电率只有95%以上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300多个县中,乡通电率达到100%的县有2222个,村通电率达到100%的县有1753个,农户通电率达到95%及以上的县有1697个。农村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根据《电力法》第25条“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规定,在一个县内无疑只能核准一个具有管电职能的县级供电单位。特别是农村的季节性用电、照明用电等是造成一段时期或一天中负荷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农村电网建设滞后,大多数县村通电率只有95%以上

1.点多、面广、线长

到1998年中期,全国1~110kV农业电力线路274万km,主、配电变压器容量480810MVA。在2300多个县中,乡通电率达到100%的县有2222个,村通电率达到100%的县有1753个,农户通电率达到95%及以上的县有1697个。

2.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

同国内大电网直供电和国外农电相比,我国的农电底子薄、起步晚、发展慢、管理体制多边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电网络技术含量低。多年来,农电建设的中心任务是铺面、布点,着重解决的是无电县、无电乡、无电村和无电户的通电任务,满足于电灯能亮、电机能转的落后状况,忽视了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工作。在全国2300多个县级电网中,到1998年初只有317个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通过了部级实用化达标验收,高新技术在农电中的应用更是凤毛麟角。即使已投入运行的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存在着使用和运行管理不够完善,部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工作中标准化实施不到位、可靠性和实用性较差,遥测量不准和遥信误动,部分地方的系统距实用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等问题。

(2)农村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非常突出。主要输变电设备陈旧、电能损耗高、线路损失率一般达到20%左右,有些地区甚至超过30%。供电能力不足,用电保证率低,电压质量差,同时用电管理混乱,电价过高,农民负担过重,既抑制了农民的电力消费,也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长期的缺电局面,形成了在农电企业干部职工中服务观念差和管理“粗放型”的局面。无论是直供电直管县农电企业,还是趸售县农电企业,都没有真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来,还没有形成科学决策的机制。建设盲目性,投资随意性的现象还大量存在,特别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一些趸售县农电企业,更因为顶不住来自方方面面的进人压力,而背上了沉重的冗员包袱,“以电养电”变成了“以电养人”。(www.daowen.com)

(4)农电企业管理体制受束缚。政府干预过多,多口径参与管理,造成了行业的垄断性,也就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

(5)投资主体多元化。

3.农电行业的区域专营性

县级供电单位分为电力系统直供直管、趸售和地方自发自供三种类型。根据《电力法》第25条“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规定,在一个县内无疑只能核准一个具有管电职能的县级供电单位。

4.农电行业具有供需波动性

在农电环境,影响用电负荷的因素很多,自然的、人为的、可预见的、突发的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负荷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的季节性用电、照明用电等是造成一段时期或一天中负荷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但是长期以来,电力发展普遍存在的“重城市电网、轻农村电网”,“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现象,又造成了农村电网建设落后的主要问题,存在着电力部门有电送不出、用户有电用不上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