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物品供需:现状与未来

公共物品供需:现状与未来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政府失灵及其对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并不能完全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政府各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没有竞争者,无法判断其成本的高低和产出的多寡。

公共物品供需:现状与未来

(一)公共物品的供给由投票决定

有西方学者认为,公共物品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需要政府参与公共物品市场。公共物品的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官员,政府提供的不全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因此,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把公共物品定义为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给群体享用的产品或劳务,包括国防、空间技术、公务人员劳务、法官邮政、气象预报、社会公正、公共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政府被定义为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公共物品有时也被定义为政府所生产的物品。

要使消费者的欲望得到满足,公共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但市场本身缺乏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的机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也需要成本支出。政府为提供或生产公共物品而进行筹资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①强制税收;②发行政府债券;③资本市场筹资,如组建股份制公司。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由投票决定

生产什么公共物品、生产多少公共物品,通过投票来表决。

投票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不同的决策规则对选择的结果和个人偏好的满足程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投票经济学”主要有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凡是按一致同意规则通过的方案都是最优的。这一方案的通过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受到损失,也就不会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一致同意规则可以满足全体投票者的偏好,不存在把一些人的偏好强加于另一些人的因素。但是,一致同意规则也有明显的缺点。缺点之一是决策成本太高。一项提案要一致同意,必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另一个缺点是招致威胁、恫吓。一些人为了通过方案,不惜威胁、恫吓反对者,迫使他们投赞成票。(www.daowen.com)

(2)多数规则。多数规则可以分为简单多数规则和比例多数规则。按照简单多数规则,只要赞成票过半数,提案就可以通过。例如,美国国会、州和地方的立法经常采用这种简单多数规则。比例多数规则规定赞成票必须占应投票数的相当大的比例,如必须占2/3才算有效。美国弹劾和罢免总统、修改宪法等一般采用这一规则。

(三)政府失灵及其对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并不能完全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政府失灵的原因如下。第一,垄断性。政府各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没有竞争者,无法判断其成本的高低和产出的多寡。第二,规模最大化目标。政府官员不能把利润据为己有,不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大规模化可以强化其预算支出、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其劳务成本,提升机会,增大其掌握的权利和地位,办公条件也得以改善。第三,为获得更多选票和中间投票集团的资助,实施不利于大多数人的预算方案,从而导致公共物品生产中的低效率。第四,在投票规则下,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四)竞争机制的导入

对于政府低效率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革。第一,公共部门权利的分散化。一个国家可以有两个以上的电信部门,一个城市应有几个给排水公司。公共权利集中带来垄断和规模不经济,而公共部门权利的分散有利于降低垄断程度,增加竞争成分,提高效率。第二,私人公司参与。例如,美国的高速公路由政府投资,但由私人建筑公司生产。又如,处理城市垃圾、消防、清扫街道、医疗、教育、体格检查等公共劳务的提供都可以实行私人公司参与的方式,从而提高效率。第三,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如果资源和要素尤其是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则会促使地方政府间的竞争,防止职权被滥用并提高效率。因为,某地税收太高或者垄断程度较高,投资环境差,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差、价格高,居民会迁出此地从而会减少当地政府的税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