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流动比率的计算方法

流动比率的计算方法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动比率的定义流动比率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上式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因为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期间上是基本一致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一年内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资产与负债。此外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流动比率的计算方法

流动比率的定义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CR)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上式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否被当作流动资产处理需要采取以下原则:这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必须是具有很高流动性的有价证券,也就是说这类投资能够在短期内价格保持稳定并且能够快速的卖出变现。应收账款,顾名思义就是客户欠企业的钱。存货是指没有销售完的成品或者仍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

各个项目一般指净额,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比如应收账款是指扣除坏账准备之后的应收账款净额,存货是指扣除了存货跌价准备之后的净额。而流动负债就是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

例1-1

一家公司在期末的流动资产净额为200万元,流动负债为80万元,那么该公司的流动比率就是2.5(200/80)。也就是说该公司每1元的流动负债都有2.5元的流动资产相对应。

流动比率的意义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通用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风险的指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从该指标的计算可见: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不过,由于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业零售企业所需的流动资产往往要高于制造企业,因为前者需要在存货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另外企业的经营和理财方式也影响流动比率。比如,采用宽松信用政策,以赊销为主的企业,其所需的流动比率就高于那些以现金销售为主的企业。

从理论上看,只要流动比率大于等于1,企业便具有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在期间上是基本一致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都是一年内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资产与负债。此外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作为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企业短期债务获取的资金一般应该用于短期用途,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偿还速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实际上看,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等情况,流动性较差。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的流动比率说明企业有较多的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上未加以更好地运用,如出现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拥有过分充裕的现金等,资金周转可能减慢从而影响其获利能力。

流动比率的局限性

(1)无法评估未来资金流量。流动性代表企业运用足够的现金流入以平衡所需现金流出的能力。而流动比率各项要素都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指标,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因此,流动比率无法用以评估企业未来资金的流动性。(www.daowen.com)

(2)未反映企业资金融通状况。在一个注重财务管理的企业中,持有现金的目的在于防范现金短缺现象。然而,现金属于非获利性或获利性极低的资产,一般企业均尽量减少现金数额。事实上,通常有许多企业在现金短缺时转向金融机构借款,此项资金融通的数额,未能在流动比率的公式中得到反映。

(3)应收账款的偏差性。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往往受销货条件及信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一般具有循环性质,除非企业清算,否则,应收账款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的数额,因而不能将应收账款作为未来现金净流入的可靠指标。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如把应收账款的多寡视为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可靠指标,而未考虑企业的销货条件、信用政策及其他有关因素,则难免会发生偏差。

(4)存货价值确定的不稳定性。经由存货而产生的未来短期现金流入量,常取决于销售毛利的大小。一般企业均以成本表示存货的价值,并据以计算流动比率。事实上,经由存货而发生的未来短期内现金流入量,除了销售成本外,还有销售毛利,然而流动比率未考虑毛利因素。

(5)粉饰效应。企业管理者为了显示出良好的财务指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流动比率。操作手法包括回冲跌价准备以虚增存货价值、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率、举借长期债务以增加现金等。在流动资产总额大于流动负债余额时,用等量现金偿还流动负债可以大大提升流动比率。如一家拥有1 000万元流动资产和800万元流动负债的公司若以600万元现金偿还等量短期借款,其流动比率便可从1.25迅速提高至2,尽管其资产流动性并无任何改观。

(6)流动比率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结构因素。由于流动资产结构不同,流动比率相同的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的短期偿债能力会有所不同。举例说明:

例1-2

假设有甲乙两家企业。为简化问题,两家企业的流动资产只包括货币资金和存货两项,其构成如表1-1所示:

表1-1 甲乙两家企业的相关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甲乙企业的流动比率均是2,但是从流动资产结构上看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可以看出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流动比率反映不出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收款期延长,短期股票投资被套牢等问题。较高的流动比率或许掩盖了真正用来偿还债务的现金严重短缺的事实。

流动比率的改进方法

(1)检验应收账款质量。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发生额、企业以前年度应收账款中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比例和应收账款的账龄,运用较科学的账龄分析法,从而估计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

(2)选择多种计价属性。即对流动资产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重置成本、现行成本、可收回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但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运用的仅仅是存货的历史成本。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存货的现行价值,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应把使用存货的历史成本与使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若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下的流动比率比原来的流动比率大,即是有利差异,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了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削弱了。

(3)分析表外因素。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的不仅是对企业当前资金状况的真实而公允的描述,更希望了解有利于决策的、体现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及融通的预测性信息。但是流动比率本身有一定局限性,如未能较好地反映债务到期日企业资金流量和融通状况。财务报表使用者如利用调整后的流动比率,结合有关的表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则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更准确的评估。如:企业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若存在金额较大的或有负债、股利发放和担保等事项,则可导致企业未来现金的减少,降低企业偿债能力。而如果企业拥有能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或可以运用诸如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增发股票等筹资措施,则可使企业的流动资产增加,并提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