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组织绩效的内涵及测度探析

组织绩效的内涵及测度探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织绩效指示着企业或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活动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几个层面。国内张玉利、李乾文在对组织绩效指标进行理论梳理后认为,被试者对于组织绩效的主观评价与文献研究显示的数据结果存在高度相关性[183]。张玉利、李乾文在对创业导向与组织互动的实证检验中,对组织绩效的研究分为3个方面:以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税前利润增长率。

组织绩效的内涵及测度探析

组织绩效(Enterprise Performance)指示着企业或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活动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几个层面。

在衡量方面,有的学者采用客观的观察运营数据的方式来衡量。但是,客观的绩效数据很难在跨组织的研究中做适当的配对,且匿名填答往往会造成了客观资料上的困难,因此更多的学者往往采用主观的以主管自评问卷的方式来衡量。Brownell和和Dunk(1991)则指出,没有证据证明组织内部的管理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营运利润、ROI等数据会比自评的绩效更客观[24]。国内张玉利、李乾文(2009)在对组织绩效指标进行理论梳理后认为,被试者对于组织绩效的主观评价与文献研究显示的数据结果存在高度相关性[183]。可见,采用主观方法来测量绩效,在研究中被广泛采用,鉴于此,本书要求被调查者主观评价“公司过去三年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表现”用以衡量该企业的绩效。

张雪兰(2008)指出,很多文献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来衡量组织绩效,但各种指标究竟如何配对,并无一定的原则,基本上是研究者基于模型的因果关系来决定变量[180]。并且,鉴于指标应具有区别能力,在实际运用时,仍应以相关研究所普遍采用的指标作为首要选择。因此,有必要就与本书研究主旨相关的组织绩效指标选择进行进一步的文献回顾。

(1)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研究中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

在众多探讨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研究中,Lumpkin和Dess(1996)[78]在传统会计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全面性绩效指标”用以衡量组织层次的创业导向。Winklund(1999)在研究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时,将组织绩效分为成长性绩效(包括:销售成长、员工人数成长、与竞争对手比较的销售成长及市场价值成长等指标)、财务绩效(包括毛利率等指标)两个维度[125]。张玉利、李乾文(2009)在对创业导向与组织互动的实证检验中,对组织绩效的研究分为3个方面:以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税前利润增长率。其中,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企业在市场扩张和规模方面的特征,属于成长性指标;税前利润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收益情况,属获利性指标(财务指标)[183]

现将典型的绩效指标使用情况整理如表2-4所示。

表2-4 典型的绩效指标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
1.Sembhi R.S.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A review of selected literature.2002,Http://www.mansci.uwaterloo.ca。
2.张玉利、李乾文(2009)[183]。(www.daowen.com)

Gregory Murphy(1996)回顾了1987-1993这六年有关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实证方面的资料后发现:(1)由于销售收入既反映短期变化,又能反映企业的长期变化,且容易获取,因此,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将其作为组织绩效衡量的指标。(2)大约19%的实证分析采用了单一维度作为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更多的文献采用了两种至四种维度来衡量,而其中以财务效率、成长性、获利性指标最为常见,如表2-5所示:

表2-5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研究中常用的绩效层面与指标

资料来源:Murphy G.,Trailer J.,and Hill R[97]

(2)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研究中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

而在众多探讨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的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了许多不同的衡量指标。有学者通过销售成长、投资回报率、新产品成功率等指标来衡量组织绩效[98],也有将市场占有率、整体绩效[69]来衡量组织绩效。

综合上述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实证研究中常用的组织绩效衡量指标后,本书认为,上述学者对组织绩效的衡量大都可以归于Walker和Ruekert(1987)所提出的绩效衡量三大维度:①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企业的产品或方案较市场上其他竞争者来得成功。通常通过与竞争者市场成长率的比较或者市场占有率的改变来加以衡量。②效率(efficiency):是指企业在具体执行方案时所使用的资源与产出比,可以通过每百分比销售的获利率或投资报酬率(ROI)来加以衡量。③调适力(adaptability):是指企业成功反映环境的状况或机会的改变。通常通过相对竞争者成功地导入新产品的数目或某段时间内导入产品的销售百分比来加以衡量[122]

并且,本书以Walker和Ruekert(1987)所提出的绩效衡量三维度(效能、效率、调适力)为基础,再参考Jaworski和Kohli(1993)[63]、Slater和Narer(1995)[112]、Baker和Sinkula(1999)[9]、Matsuno,Mentzer和Ozsomer(2002)[85]、张玉利、李乾文(2009)[183]的相关研究,将已被实证研究所采用的组织绩效指标分门别类加以规整,从而得到本书实证分析中所采用的组织绩效衡量指标:投资报酬率、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五大项目。其中,投资报酬率、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属于效率项目(财务指标),市场占有率属于效能项目(非财务指标)、新产品开发属于调适力项目(非财务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