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名义量值与实际量值的区别

名义量值与实际量值的区别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变量与生产函数的实物量值是根本无关的,现实中所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只是货币量值的加总,如GDP只是一年中新增加的货币交易值,而不是实物量值。当货币量值的GDP与实物生产函数无关时,又如何得到充分就业的GDP呢?

名义量值与实际量值的区别

在主流经济学中,总量生产函数被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假设存在着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就业与产出(GDP)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由生产函数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假设中推导出劳动与资本的需求曲线,以表明工资率与利息率的决定,由此建立起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经济波动分析的基础。这一基础作为经济学的教条渗透在教科书的各部分,以至货币宏观经济学中只能作为生产函数的附属物。然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变量与生产函数的实物量值是根本无关的,现实中所采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只是货币量值的加总,如GDP只是一年中新增加的货币交易值,而不是实物量值。当GDP完全取决于货币支出,那么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的充分就业的GDP又是什么意思呢?当货币量值的GDP与实物生产函数无关时,又如何得到充分就业的GDP呢?自1998年以来我国虽然遇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但仍保持着7%~8%这样世界上最高的“实际GDP”增长率,且失业人数却在继续增加,经济学家根本无法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的分析中得到究竟我国有多高的增长率才能保持充分就业。这种由生产函数所决定的GDP与就业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遇到了挑战,不仅由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所表示的名义GDP与就业的关系是变动的,而且实际GDP与就业的关系也是变动的。

经济增长是一种随着技术进步的结构变动过程,当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技术,就将放弃原有的技术而转向新技术部门,这种经济增长并不受“资本积累”的限制。在一个计划经济中,这种结构变动是通过计划进行的,如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其做法就是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向这些工业部门。但这些工人消费的粮食并不是自己从农村带来的而是在城市中购买的,虽然农业部门存在着这些粮食。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的工业化时期曾采用“余粮征集制”或向农民征收粮食税,但问题是,随着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的增加,粮食税必须不断提高,因而引起农民的不满。我国的做法是采用商品交换的形式,即用所生产的轻工业品向农民交换这些粮食,其交换比例或“剪刀差”取决于所生产的轻工业品的数量和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如果轻工业部门的产出不变,则随着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的增加,这种剪刀差将扩大。在一个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结构变动过程是通过货币完成的,即资本家用货币工资从农村雇用工人生产工业品,然后工人再把电视机买回家。假设工资率不变,则从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将取决于货币供应量或名义GDP的增长率,这点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