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避免通货膨胀率作为实物统计的变量的意义

避免通货膨胀率作为实物统计的变量的意义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否定了通货膨胀率作为实物统计的变量,那么这种通货膨胀率的意义显然在于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波动。由于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对于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来讲并不是常态,这里不再多加分析。还有一种通货膨胀即是人们所熟知的“滞胀”,如美国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所出现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显然与第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无关。

避免通货膨胀率作为实物统计的变量的意义

这里我们首先要表明的是,在一种由多种产品构成的经济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物价指数能够把名义GDP中的货币因素剔除掉而得到反映实物指标的实际GDP。如果国民收入或GDP只是一种实物产品,即单一产品模型,我们可以明确地表明它的产出和价格变动,但现实中的经济显然不是单一产品模型,而在两种以上的产品模型中,只有在稳定状态条件下才能计算出价格指数。稳定状态的定义是所有的产出按等比例增长,否则将不能得到明确的价格指数。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物价指数的统计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物价指数的统计考虑产品的质量变化,由于产品的质量变化太快(比如电视机),那将使物价指数的统计失去意义,因为只要质量变化了就要把它视为一种新产品而不能与原来的产品构成时间序列的指数。联系到国民收入核算的实际,现实中物价指数统计的困难远超出前面的例子,不仅产品的质量经常在变动,而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与1990年完全相同的产品,更不用说占消费支出很大比重的新产品。显然,这种理论上物价指数的统计与现实相差甚远。

按照公式: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要把名义GDP折合成实际GDP,表示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应该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即国民收入缩减指数,但在实际经济统计中,这个国民收入缩减指数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一是统计上的困难,不考虑质量变动,虽然我们可以得到全部资本品和消费品出厂价格的统计,但很难得到第三产业的价格指数,实际统计中,第三产业的价格变动很大的部分被忽视了,比如金融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价格就没有被计算进价格指数,如果考虑到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70%,这种遗漏显然是巨大的。

就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这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经常被作为计算实际国民收入的依据。然而,这种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然不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统计,比如资本品的价格变动被排除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是用单独的指数来表示的,由于资本品在我国GDP统计的全部产品中要占到30%左右,所以GDP并不能表示实物量的变动是显而易见的。就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包含的产品也不是全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时才考虑将其加入到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显然,用这种物价指数的方法来计算实际GDP是大有疑问的。当我们否定了通货膨胀率作为实物统计的变量,那么这种通货膨胀率的意义显然在于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波动。正如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时根本不会关注实物量的变动。

对于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波动,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恶性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似乎符合主流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即由于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而引起的价格总水平上升,但这种通货膨胀只是在市场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崩溃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它通常是由外生的货币供给(如政府的财政支出)所导致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一个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中,货币供应量并不会过度增加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联系到我们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当货币供应量可以随意增加或无限制增加时,这种游戏将无法进行。由于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对于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来讲并不是常态,这里不再多加分析。(www.daowen.com)

(2)对于市场经济来讲,一般的通货膨胀来自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我们把它定义为“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即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随着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的上升,价格水平将提高,而随着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的下降,价格水平也随之下降,特别是当名义GDP的增长率超过稳定状态的增长率时,价格水平会比名义GDP上升更快。在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就业也随之增加并接近充分就业。这种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经济周期的最一般现象,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周期中是普遍存在的。

(3)还有一种通货膨胀即是人们所熟知的“滞胀”,如美国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所出现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这里有必要把美国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特点重新表述:①这里采用名义GDP指标,即把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相加,滞胀就成为随着名义GDP增长率的提高,就业的增加越来越少;②资产值大幅度提高,或者说资本存量对收入流量的比例大幅度提高;③收入分配严重向富人倾斜,或者说工资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下降;④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即高科技表明发展迅猛而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基本消费品部门则严重萎缩,这是由于收入分配向富人倾斜导致的需求结构变动造成的。这种滞胀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后果,从经验上讲,只要采用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必然会产生这种滞胀的结果。

就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显然与第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无关。这样,对于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应当从经济波动和滞胀两个方面来分析。我们来详细讨论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和滞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