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与内涵

解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与内涵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响应时代号召、具有前瞻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邀请区域内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是中国倡议、多国协作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多方面丰富的内涵。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首先就具有平等、和平的特征。因此“一带一路”的倡议拓展了现有合作机制的广度,促进了国际合作机制的纵深发展。

解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与内涵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3年10月提出,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将欧亚大陆上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西欧经济圈有机联通在一起,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共同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王义桅,2015)。“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质是在古丝绸之路和古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指引之下,以现有的双多边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区域既有的合作平台为基础,以和平发展为目标,通过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产业、文化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乌东峰,2015)。

“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包括北线、中线、南线:北线主要为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线主要为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南线为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一带”建设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四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有两大走向: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一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以海路通道建设为核心,包括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联结了亚欧大陆的大多数区域,不仅将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更畅通了连接波斯湾、地中海和波罗的海的合作通道,为亚欧大陆腹地的广大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将东南亚和南亚这一全球发展最有潜力的区域联结起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和在建的地区铁路、公路、油气网络,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到一起,经济效应辐射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响应时代号召、具有前瞻性的国际合作倡议,是邀请区域内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是中国倡议、多国协作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倡议。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了多方面丰富的内涵。

“一带一路”所秉持的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凝聚相关国家的共识,加强相关国家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发掘相关国家的发展潜力与比较优势,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形成相关国家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并为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有益的尝试。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首先就具有平等、和平的特征。平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国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没有强弱之分,凭借基础禀赋为利益共同体贡献自身的能力。和平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本质,参与各国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以地缘政治博弈作为建设手段,而是通过广泛的合作,搁置矛盾、共同发展,扩大利益交集,减少冲突。

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当下,世界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不同国家之间已经形成深刻的生产、贸易、资金分配和分工网络,封闭无法促进进步,只有开放才是共同进步的唯一道路。开放是“一带一路”的建设方向,相关国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在政治互信的前提下,通过实现交通能源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强化了沿线区域各国人民间的彼此信任和互相学习,更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内经济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深度开放以及经济要素自由有序流动,从而在“一带一路”国家间加快了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全球经济持续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www.daowen.com)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和相关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深化发展战略的对接,凭借不同的要素禀赋加快“一带一路”框架下相关国家的政治、贸易、经济和文化合作,提升区域内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能级,推动区域深度整合。因此“一带一路”的倡议拓展了现有合作机制的广度,促进了国际合作机制的纵深发展。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不一,科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各有不同,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力和对创新创业的支持能力也有很大不同。而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越来越表明,跨国科技合作和创新合作,将对人类科学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一带一路”在科技研究上整合相关国家的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资源,推动科技方面实现突破,以及以科学力量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区域内相关国家共同关心的生态、气候、海洋地质、防疫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整合沿线国家的创新创业资源,通过推动中国优势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经验出海,为创业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一带一路”区域涵盖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一带一路”的建设通过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推动文明之间的融合。历史上,“丝绸之路”就为各种不同文明提供了商品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不同地区的物种、商品和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更广泛的区域,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远渡重洋获得了西亚和欧洲人民的热爱,而来自西亚的葡萄胡萝卜等也在遥远的东方生根发芽。今天,不同文明之间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艺术等领域的最新成就,也可以通过相关国际交流平台互相展示和学习。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在“一带一路”纽带之下,分享彼此的优点,激荡出全新的人类文明融合的火花。“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大大推动不同文明的直接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