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因果关系研究:手机依赖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因果关系研究:手机依赖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本章通过神经网络MLP方法,将手机依赖、心理抗拒、商品卷入度、分心四个变量融入模型,探究消费者主观感知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对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最大,这为后续在移动电商环境下对手机依赖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因果关系研究:手机依赖对网购意向的影响

1)研究结论

本章将手机依赖、心理抗拒、商品卷入度和分心作为自变量,网购行为执行意向作为结果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与眼动实验来收集数据,将实证与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章从消费者主观感知出发,统筹主客观因素,通过调查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当消费者处于低度分心状态时,易出现明显的阶段性网购行为执行意向,处于高度分心状态时,网购行为执行意向呈下降趋势;其中证实分心是“凝视深度”数值较小、“凝视密度”数值较大的充分条件

第二,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手机依赖、心理抗拒、分心、商品卷入度。

2)理论贡献

首先,本章通过眼动追踪法,从相对客观的角度展示出分心对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作用机制。有关视觉注意力的研究大多偏向于生理心理方面(Agnew,Phillips,& amp;Pilz,2020),鲜有研究涉及行为科学领域,本研究通过视觉注意力分散程度来衡量分心状态,使用图谱更为直观地表达出参与者的视觉感知轨迹,表明分心对消费者移动购物行为的作用机制。因此,将消费者分心程度整合到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中,既是一项开创性的尝试,也阐述了视觉刺激下消费者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变化趋势,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视觉感知与行为认知之间的联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www.daowen.com)

其次,本章通过神经网络MLP方法,将手机依赖、心理抗拒、商品卷入度、分心四个变量融入模型,探究消费者主观感知与行为决策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对网购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最大,这为后续在移动电商环境下对手机依赖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3)实践启示

第一,针对电商平台的实践启示。移动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消费者选择趋于多样化,面对形形色色的商品,消费者感知刺激瞬间被激活,注意力不断转移,而海量的信息刺激难免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王林,张柔柔,赵杨,2020)。首先,平台应致力于简化用户界面,降低不必要的干扰,增加用户与产品的交互;其次,平台不可忽视界面美学设计,从用户需求出发,打破传统界面设计,致力于提升用户的使用满足感与舒适感;最后,平台可以设置一些小提示来呼吁消费者合理使用移动设备,避免引导性消费给平台和消费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针对消费者的实践启示。移动电商背景下,任何网购活动都离不开移动设备的技术支持,作为传统PC端的延伸,移动设备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部分人对此产生了依赖心理。在购物过程中的自我监管和自我调节会带来更加积极的自我肯定,从而促进执行意向的形成,进而促使决策行为的改变(王林,张柔柔,赵杨,2020)。因此,消费者应做好自我管理,严格控制移动设备使用频率,培养正确的情绪化表达方式,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自我幸福感,从而为自身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