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化时代受众的特征概述

数字化时代受众的特征概述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信息精准化传递与受众碎片化信息接收并存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粉丝的忠诚性及社交特性让信息的传递更为精准。以订阅号为主的微信公众账号为例,其信息推送都是经过筛选的,因此推送的时间、信息数量和受众都是基本固定的。对同一事件反映的非连续性和多版本呈现,使受众产生信息判断的不准确性。数字化时代,受众个性化的属性还隐藏着对群体的“屈从”。

数字化时代受众的特征概述

(一)信息精准化传递与受众碎片化信息接收并存

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粉丝的忠诚性及社交特性让信息的传递更为精准。微博账号的信息推送是针对其所有粉丝的一种有效传播,由于这些微博往往是用户自己根据兴趣订阅的,所以较为精准,即便不是该账号的微博粉丝,也可以通过别人的转发获得该信息。信息传递更精准的新媒体是微信,微信推送的信息往往更具针对性。如果双方并非好友,最多只能浏览对方10 张照片,也就是说,其信息的推送主要是存在于公共账号及好友一对一的沟通之中。以订阅号为主的微信公众账号为例,其信息推送都是经过筛选的,因此推送的时间、信息数量和受众都是基本固定的。此外,由于其推送信息多以标题式展现,受众往往需要点击才能继续阅读,进而选择是否分享,因此,微信的信息更具针对性,传播者所推送的信息也更加精准。

新媒体的信息实现精准化传递,如微博140 个字的字数限制,使表达变得简洁、凝练,也实现了信息传播的便捷、快速,但随之出现的是“信息碎片化”现象。对同一事件反映的非连续性和多版本呈现,使受众产生信息判断的不准确性。“碎片化信息”的随意性也让受众养成了处理信息的惰性,受众迅速地接收大量的信息,却来不及将信息进行整理,从而形成了缺乏逻辑思维的定式和梳理碎片化信息的习惯。要明白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单靠一百字左右的叙述显然是不够的。

(二)受众个性化与群体化并存(www.daowen.com)

流行文化专家瓦尔德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们往往以某种物体中介向他人传送的信息和个人实际表现来界定其身份、确定其社会地位,即通过玩弄和操作其外表形态或其他中介(如随身携带品、装饰品等)建构自身身份的独特性,以维持其“自我同一性”。相对于传统媒体,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事物的猎奇心理或对自我个性的标榜更为明显。

数字化时代,受众个性化的属性还隐藏着对群体的“屈从”。受众更倾向于通过使用同种物品或采用同种方式交流,以期获得“圈子”的认可,以此获得身份认同。随着分享的深入及转发量的增加,受众的传播行为越来越体现出从属性,微信朋友圈集“赞”等行为正是这种从属性的最突出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