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层统计模型的应用研究

多层统计模型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已经将多层统计模型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中。刘殿国在分析环境效率、能源效率、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社会嵌入性的基础上,运用多层统计模型建立了社会嵌入视角环境效率、能源效率以及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且基于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嵌入性对环境效率、能源效率、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多层统计模型的应用研究

国外已经将多层统计模型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中。国内由杨菊华(2006)把多层统计模型应用到社会学研究,郭志刚(2007)把多层模型应用到人口科学研究,刘泽云(2007)把多层模型应用到教育研究中等。多层统计模型逐渐扩展到经济管理中,如伊志宏等(2008)运用多层统计模型研究了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刘殿国等(2009)运用累加方法的多层统计模型研究了香蕉组织的绩效;杨鑫等(2010)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运用三层线性模型研究了战略群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王天夫等(2010)利用多层线性模型研究了行业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王克林(2011)应用多层统计模型以宏观层面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是否为发达地区虚拟变量作为二层变量解释了家庭消费跨地区的差异;顾乃华(2011)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探讨中国以省级政府为“第一行动集团”的中间扩散性型制度变迁,对中国城市化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产生的影响;游达明等(2011)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石磊等(2011)应用两水平发展模型研究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户家庭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就业结构调整对其家庭人均收入及其增长的影响;向其凤和石磊(2012)基于西部民族地区农户转移的微观调查数据,以及该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理论,建立了两水平Logistic 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石磊等(2013)系统介绍了多水平模型的理论及方法,包括模型定义、参数估计、模型检验等,以及它们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杨建云、郝增财等(2013)利用16个不同城市消费者卷烟感官评价的调查数据,设计了两水平模型对消费者的卷烟感官质量评价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城市的消费者感官评价存在差异的结论,而环境与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是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Stephane 等(2014)通过建立多水平模型模拟了真实三维建筑物理环境中的人群,并将该模型成功运用到机场航站楼,为模拟多层次的环境提供了模型基础;孙彦玲等(2015)应用多层统计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利用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刘远和周祖城(2015)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企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跨层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考察了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及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跨层调节作用。

另外,对于具有嵌入特征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杂志上开始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使用“多层分析” 技术的文献(Huber等,2005)。在目前引用率排名最高的杂志《政治分析》上专门有一期介绍了多层分析方法的应用(Orit and Phillips,2005)。王济川等(2008)认为分析具有个体嵌套在更高水平单位里的分级结构数据(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data)或多层数据(multilevel data)的适当方法是多层统计模型,它不仅能在多层数据分析中正确处理模型参数计算问题,而且能同时分析微观和宏观变量的效应,以及跨层交互作用(cross-level interactions)。刘殿国(2016,2017)在分析环境效率能源效率、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社会嵌入性的基础上,运用多层统计模型建立了社会嵌入视角环境效率、能源效率以及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且基于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嵌入性对环境效率、能源效率、香蕉产业组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符合实际的结果。(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