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打造资产收益新模式:石家庄赞皇县产业扶贫案例

打造资产收益新模式:石家庄赞皇县产业扶贫案例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核桃产业选择准赞皇县是中国核桃之乡,全县核桃面积达40万亩,年产干核桃约3万吨。政策鼓励参与程度高以利通商贸为依托,赞皇县在贫困村、贫困户相对集中的乡镇,建设“扶贫微工厂、微车间”56个,特别是让那些体弱多病不能外出打工的弱劳动能力参与其中,1200名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打造资产收益新模式:石家庄赞皇县产业扶贫案例

赞皇县利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下设2个分公司和50多个加工点,公司秉承多元一体、综合发展理念,业务涵盖农副产品购销、加工、外贸贸易、仓储等领域,河北养元核桃饮品内地最大供应商,被评为省林果重点龙头企业、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利通商贸走出“龙头企业+扶贫微工厂+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带动全县40个贫困村1705户贫困户增收,扶贫带贫效果明显,在助力贫困户脱贫,带动农民致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依托核桃产业选择准

赞皇县是中国核桃之乡,全县核桃面积达40万亩,年产干核桃约3万吨。公司紧紧依托这一优势,以推广现代核桃加工技术为重点,发展核桃初加工,既解决了广大核桃种植户的销售问题,又延长了核桃加工产业链,可谓一举两得。公司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专家教授通过培训,手把手向贫困群众传授技能和知识,贫困户在具备了一定的核桃生产和加工技能后,直接安排到公司上班就业,让贫困人口就地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联贫带户利益联结紧

2018年政府注入扶贫专项资金1560万元,量化投入公司,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产生收益由平台公司拨付到村集体、分配到贫困户,贫困户享受资产收益权,贫困村享有资产所有权,探索出了“政府+平台公司+企业+村级组织+贫困户”的链条式、环环相扣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项目实施后在特色产业发展、就业带动扶贫、收益带动扶贫、扶持实体企业等多方面产生显著效益,利通商贸公司企业运营状况良好,经营效益逐月增长,年销售额达4.3亿元。为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优势产业发展,2019年投入涉农资金1400万元扩大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规模,帮助企业发展。

产业发展带贫能力强

公司新建核桃仁加工厂房仓库、生产设备等设施,核桃仁日出产量34吨,核桃果日加工量60吨,吸纳2000余人就业。赞皇县利通商贸2018年以来连续两年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2018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1560万元,2019年投入1400万元,按年8%资产收益率,年返回资产收益为236.8万元,示范带动37个贫困村1479户贫困户增收(114户享受项目双重覆盖),28个贫困村村集体每村每年增收2万元,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178元。(www.daowen.com)

政策鼓励参与程度高

以利通商贸为依托,赞皇县在贫困村、贫困户相对集中的乡镇,建设“扶贫微工厂、微车间”56个,特别是让那些体弱多病不能外出打工的弱劳动能力参与其中,1200名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同时公司制定关于就业贫困户的相关补助政策方案,鼓励贫困人口依靠双手脱贫致富、就业增收。针对种植户中的贫困人口,公司在价格与采购量上向贫困户给予了倾斜保护,以高于市场价格0.4元/千克收购其产品。加工核桃仁的贫困工人每加工1千克核桃仁除正常工资外公司额外补助0.4元加工费,公司贫困工人每月除自身工资外额外补助400元。这种模式巩固了生态产业,扶持了实体企业,扩大了农户就业,促进了扶贫公益事业,同时还壮大了集体经济,成为赞皇产业扶贫中的一大亮点。

企业关怀志智双扶精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公司成立了由各微工厂负责人为成员,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不定期对贫困职工家庭进行上门走访慰问。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重在思想引导;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在生活救助;对缺技术、缺信息等原因导致无工作的贫困户,重就业扶持。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增强脱贫的信心和勇气。

公司紧紧围绕核桃产业,形成“龙头牵引,基地带动,渠道辐射,企农互利,合作双赢”的经营格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脱贫攻坚主力军的神圣使命,通过产业扶贫模式,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