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争取和全省一道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平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着重要生态安全空间,划定范围时原则上要按禁止开发的区域进行管理。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遏制生态退化趋势。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和良性发展。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平凉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要科学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1.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基本农田、饮用水水源地等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禁止一切不符合主体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认真落实《平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平凉市初步将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系统和配套管理政策。加强环境总体准入管理,大力推进区域和产业规划环境评估,加强规划环境评估的刚性,优化环境资源配置。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环境监理,验收监测和评估专家的问责制度。科学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强度,划定城市发展的边界,促进城市化从延伸到内涵的转变。

2.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要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争取和全省一道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平凉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着重要生态安全空间,划定范围时原则上要按禁止开发的区域进行管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要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即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稳定,生态功能质量进一步提升;面积不减少,即红线的边界基本稳定,保护的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性质不改变,即严格国土管制,划定的保护范围的土地性质不能随意改变,禁止开发的区域和限制开发的区域依法进行保护。(www.daowen.com)

3.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遏制生态退化趋势。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和良性发展。抓紧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坚持“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持续开展水土小流域综合治理,全方位配套梯田、林草、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工程。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控制流域水量利用,保持水储量稳定,巩固扩大保护和治理成果。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实现平凉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