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受经济低效制约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受经济低效制约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凉市各县(区)产业发展基础不尽相同,整体层次相对较低,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工业结构单一,煤电占比大,受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电产业扩容难,平凉市煤炭就地转化率仅为30.7%,发电量仅占满负荷发电量的42%,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平凉市城镇化率仅39.7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8.8和6.7个百分点,因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缺乏足够的承载力,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聚能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

受经济低效制约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产业开发缓慢。平凉市各县(区)产业发展基础不尽相同,整体层次相对较低,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工业结构单一,煤电占比大,受市场和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电产业扩容难,平凉市煤炭就地转化率仅为30.7%,发电量仅占满负荷发电量的42%,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由于缺乏实体经济做支撑,还未形成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受区位条件、经营水平、交通制约、协同能力等影响,活力不足,辐射不强,对县域经济拉动能力有限,与区域资源禀赋不相称。

2.基础设施滞后。市域内没有机场、高铁等快速出行方式,现有铁路等级低、速度慢、客运线路少,高速公路路网结构残缺不全,交通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平凉市城镇化率仅39.7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8.8和6.7个百分点,因基础设施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缺乏足够的承载力,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集聚能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各县县城规划的层次不高,建设规模不大,道路、供水、供暖、排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

3.创新能力不足。平凉市科技型企业总量少、规模小、转化难,多停留在粗加工、原料加工等上游低端状态,缺乏“高精尖”产品,带动能力不强,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几乎空白,高技术产业占平凉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低,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和整合集成不充分,“碎片化”问题突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仅为全省的18%,创新创造的氛围不浓。(www.daowen.com)

4.投资严重下滑。2017年平凉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4.44亿元,下降36.72%,崆峒区、华亭县、静宁县投资更是下滑40%以上。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足、发展速度减缓,各县(区)对项目建设不够重视,对项目谋划水平不高,重大项目接续不足,同时投资有效性偏低也造成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