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无限增长的数据资源:趋势与挑战

无限增长的数据资源:趋势与挑战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数据增长值成为可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新理念、新应用、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为数据价值的释放提供了更多可能。云计算成为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资源集约化、运行高效化。云计算具有按需自助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快速弹性、按使用付费等显著优势。

无限增长的数据资源:趋势与挑战

数据从人类社会出现就有,从计算机发明到现在也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为什么到近十多年来,数据热才出现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通信网络和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普及应用使数据呈现井喷式增长

信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移动终端、各类数据采集设备的不断普及迭代,为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每个社会主体甚至非生命体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和采集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全球各行各业的目光,成为新时代的热点。从世界范围来看,华为的报告《全球产业展望GIV 2025》指出,相比2018年,预计到2025年,全球所有联网的设备总数将从340亿增长到1000亿。其中,全球个人智能终端数量将从200亿增长到400亿,智能手机数量将从40亿增长到80亿,可穿戴设备数量将从5.5亿增长到80亿,智能家居等也会快速增长。人均日通信流量将从1.2GB增长到4GB以上,其中人均日移动通信流量将从0.15GB增长到1GB。

(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每个人都成为数据生产者

从我国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8月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与此同时,智能设备也被更广泛地应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2019)》,从1997年到2018年,我国电话普及率从4.7部/百人增长到12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从0.3部/百人增长到112.2部/百人。由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而衍生出的应用场景不胜枚举,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数据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

(三)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数据增长值成为可能(www.daowen.com)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新理念、新应用、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为数据价值的释放提供了更多可能。云计算成为重要信息基础设施,推动资源集约化、运行高效化。

云计算具有按需自助服务(On-Demand Self-Service)、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Ubiquitous Network Access)、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Location Independent Resource)、快速弹性(Rapid Elastic)、按使用付费(Payper User)等显著优势。政府、企业、各类组织等社会主体不再需要单独部署存储计算设备,利用云平台可以更加合理地动态调配云服务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企业云方面,2018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引导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已有上海、浙江、贵州等20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试图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并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已经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

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信任体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区块链+”成为时下热门,在金融、政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南京建设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共享平台,以解决传统中心化的证照库采集和应用权责不分、数据可能被篡改等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引入司法区块链,让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播和使用全流程更加可信。

此外,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技术也都为数据的应用创新和价值释放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为组织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服务方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是在公共政策定量推演、政府投资精准化管理、VR交互办事大厅、全场景智能化监控等领域具备了更加丰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