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的实践探索

提升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驻场工作会加强设计师对项目的理解力和把控力,并且可提升设计师的现场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乡村建设有大量变化因素,驻场工作主要监督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进度,现场调研、变更设计并协调各方实施情况,最终目的是在项目截止日期前保证工程顺利竣工,且为后期回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本文原刊发于《城市住宅》2019/12期题目为《“陪伴式”乡村规划设计探索——以贵州省黄岗村为例》黄岗村村落格局

提升的实践探索

长期驻场工作会加强设计师对项目的理解力和把控力,并且可提升设计师的现场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驻场设计让设计师明确项目中哪些原则要坚守、哪些设计可变动。乡土建筑的区域性以及当地的传统工艺、技术和民俗在理论学习中难以获取,与村民同吃同住的驻场经历是难得的生活体验。每当村里有婚丧嫁娶等集会活动,设计师也是被邀请的对象,中秋节和国庆节设计团队甚至在村里与施工方一起举办小型联欢晚会。

乡村建设有大量变化因素,驻场工作主要监督施工质量,推进施工进度,现场调研、变更设计并协调各方实施情况,最终目的是在项目截止日期前保证工程顺利竣工,且为后期回访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目前,乡村建设行业尚处起步阶段,驻场这种高成本的工作方式是现阶段乡建工作的重心。笔者相信即便乡建事业进一步规范,驻场工作模式也有其存在价值,但工作重点可能不在于解决问题和推进进度,而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人文历史,从而对未来发展提出更精准的规划和建议。

我国五千年文明起源于农业时代,而其载体正是乡村。当下,我们乡建人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守护好这些沧海遗珠。乡村建设目前仍存在很多难题,比如传统文化的守护、后续的经营管理、资本的引入、建设模式的规范化等,但所幸有一大批人已走上建设乡村之路,尝试将沉睡的乡村从睡梦中唤醒。未来的乡建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们坚信行则将至。(www.daowen.com)

本文原刊发于《城市住宅》2019/12期

题目为《“陪伴式”乡村规划设计探索——以贵州省黄岗村为例》

黄岗村村落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