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只有科学的方法,是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滑轮”。
——佚名
蓝图如绘画,不可能每次都胸有成竹,有时也不能等到尘埃落定之后才去动手,那样也来不及。基于此,在具体项目中,我们坚持了“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边提高”的“四边工作法”。
这一“四边工作”理念,总的体现了一种动态过程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科学思维,它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进行调整、沉淀和完善。(https://www.daowen.com)
比如,特补乃乌村修建地下排污管道。这在凉山彝区是第一次破土,如果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想明白了再动工,就很难完成。因此,在大致框架形成后,就把管道先铺下去了,家家户户用起来,在过程中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边提高。结果发现,少数老百姓的好习惯还未养成,将生活垃圾扔进下水道,造成了管道堵塞。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优化,整改完善,总结经验。
比如,在甲甲沟村住房推进中,我们在思想认识上,锁定了四句话: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要接地气,满足需求。所以,我们对全村所有新建户,进行卫星拍照,把每家每户的原址拍摄下来。在此基础上,邀请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进村入户,根据面积大小和房屋现状,分析归纳、把握需求、征求意见,形成一户一策的设计方案。比如:住房在哪里、厨房设计怎么合理,卫生间、牲畜房怎么安排。这都要根据每户地形地貌,进行系统布局设计。
再如,甲甲沟村风貌打造。扶贫办与乡政府,先后跑了很多地方学习经验,再请凉山当地的广告公司进行总体艺术设计,并且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形成了一个系统规划,涵盖了理念、目标、方法、措施、保障等。我们选了三户进行试点,让村民进行比较,有一个直观感,在比较中,围绕大体统一的风格再进行微调。比如,有些项目在环节上,还做不到仔细周全,只有在实际推进中去调整,反反复复提取“公因数”,给出一个更加成熟的方案。每座房子的风貌怎么打造?颜色怎么搭配?为此,我们穿插了“城乡统筹”的理念,就是运用城市思维+农村思维,把整村的布局做到科学、现代、大气、合理,既有时代的韵味,又注重了彝族的风格特点,满足了老百姓要求。现在看来,这种思维方法是科学的,如果单用城市思维,一定不符合农村的实际,如果单用农村思维,整个布局就不现代大气,没有对接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四边工作”理念,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