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助力供给侧改革

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助力供给侧改革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创新经营管理,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资产证券化是把银行资产予以证券化,盘活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增强流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助力供给侧改革

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调整经营思路,创新经营管理,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开展资产证券化和融资证券化业务,化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资产证券化是把银行资产予以证券化,盘活期限较长的存量资产,增强流动性。对多年后才能收回的按揭贷款,以其未来现金流作为支撑发行债券,根据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设计不同证券化产品,如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和抵押债务凭证(CDO)等,银行一次性卖掉这些长期资产之后,证券投资人间的证券买卖形成二级市场,从而实现期限转换、分散和转移风险。与此同时,银行通过融资证券化,主动创造负债,把期限较短的资金变成长期、可稳定的使用资金,以实现负债长期化,典型形式就是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对银行来说,发行CDs可获得稳定资金来源,并为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对投资者而言,CDs由银行发行,信用较高,到期前可转让变现,还有较高利息收入;CDs对央行宏观调控也有积极意义,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CDs利率和发行量,间接调控银行信用创造。

第二,转变商业银行服务重心,深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要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逐步降低对“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的贷款比重;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并购重组活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居民生活服务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深度挖掘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从传统单一的存贷汇、类授信产品和有形服务,转向提供适应产业跨界竞争的顾问解决方案服务,满足客户的资产负债管理、财富管理、资本运作、创新孵化、产业链组织和交易管理、行业解决方案、数据分析、信息技术服务等多层次、多样性金融服务需求。

第三,加快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现在我国金融产品结构单一,低利率、低收益、低风险产品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强制性储蓄。银行存款实际利率接近于0,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市场又让普通老百姓心存疑虑,缺少的是处在中间地带的中等风险程度和中等投资回报的金融产品。“十三五”期间,银行产品创新的主攻方向是资产证券化。在长期信贷资产里拿出20万亿元,通过证券化手段,来提高老百姓投资收益率。这些证券化产品收益率比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都高,对普通老百姓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中低收入群体,通过互联网手段提升消费能力。对“去杠杆”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总体看,政府还在“加杠杆”,2016年财政赤字率占GDP的比重将突破3%。目前,我国居民杠杆率也是比较低的,50多万亿元的储蓄存款,按揭贷款只有十几万亿元,增加居民负债还有很大潜力。中国消费潜力就在低收入群体中,特别是农民群体中。传统理念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服务投资和生产,现在看来,金融也要服务于消费。传统的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在政策上还可以适当加大杠杆,降低一点门槛。(www.daowen.com)

第四,加快提升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先进技术成果,全面建设和提升互联网金融和物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在商业模式上,要建设综合金融、产业协作服务平台,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提供行业针对性和客户适配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支持产业链、金融服务链分工与协作。提升前线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优化业务条线或矩阵式管理模式,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具备灵活机制和协作能力的管理架构,建立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协同机制。培养一批专业性的能够提供行业金融解决方案的人才队伍,建立高效决策协调机制、专业规划引领机制、正向考核激励机制和功能强大的业务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总体而言,我国银行海外网点还太少,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服务品种单一。我国商业银行要在产品创新、内控管理、技术运用等方面,逐步与国际先进银行和监管标准接轨,实现商业银行转型升级。未来几年,中国将要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商业银行要积极融入全球竞争,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要主动适应全球化竞争要求,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自觉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第五,发展一批中小金融机构,开展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例如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与商业银行形成协作、协同和配套模式。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具有很大的市场灵活性,可以助推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金融服务,非常有利于大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另外,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通常是顺周期的,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在这方面,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过去几十年,台湾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运作非常成功,它采取分担风险的做法,政府承担一部分风险,银行承担一部分风险,企业也承担一部分风险。建立一个合理的融资担保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降低融资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