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拓展卢森堡金融中心,促进中东欧金融业务,加强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建议:拓展卢森堡金融中心,促进中东欧金融业务,加强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发挥卢森堡金融中心作用,拓展面向中东欧16国金融业务,推进我国与中东欧的“16+1”经贸合作,加强卢森堡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欧洲智库放出欧盟基础设施建设不缺资金的信号,实际表示不愿意中国介入,表明我方参与欧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阻力。争取在2017年结束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此基础上启动中欧FTA谈判,到2020年完成谈判,建立中欧自贸区。

建议:拓展卢森堡金融中心,促进中东欧金融业务,加强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一是将巴黎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拓展非洲业务的总部基地,加强巴黎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法国在非洲仍有较大影响力,非洲大部分国家与法国有较高的认同感。可考虑将巴黎作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非洲业务的总部基地,一方面可以部分消除非洲对中国企业的不友好情绪,同时也可减少投资风险。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已将巴黎作为重要辐射点,积极将业务拓展到非洲,为中国在非洲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包括资金账户管理、结算、授信、人民币特色业务等。目前,中国银行巴黎分行的非洲业务已辐射非洲31个国家,服务和支持在非洲投资的企业的中国知名大型企业200余家。

二是发挥卢森堡金融中心作用,拓展面向中东欧16国金融业务,推进我国与中东欧的“16+1”经贸合作,加强卢森堡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卢森堡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是欧洲最大的欧洲债券市场和重要的资产管理市场,具有独特的国际地位。卢森堡拥有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更重要的是,卢森堡拥有比较灵活的金融监管机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允许“分行”与“子行”同时并存。“子行”拥有独立法人地位,可向域外设立分支机构,因此中国金融机构可依托卢森堡建立面向中东欧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在这方面,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和中国银行卢森堡子行已经做了前期探索,其他金融机构可借鉴中行的成功做法,服务于我国与中东欧的“16+1”经贸合作。

三是通过中欧金融合作,促进“一带一路”与“容克投资计划”有效对接。尽管中欧双方官方和民间层面都表达出了将“一带一路”与“容克投资计划”对接的愿望,但从实际进展来看,我方在投资欧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欧洲智库放出欧盟基础设施建设不缺资金的信号,实际表示不愿意中国介入,表明我方参与欧盟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阻力。从相关研究看,欧洲未来十年,平均每年大约需要1000亿欧元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需求巨大,中国资金有在欧洲发挥的空间。建议通过开展多层次的金融合作,例如加快巴黎、卢森堡等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建设,加强上海与欧洲资本市场对接,以及中欧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等,获取更大主动权、话语权和参与权,以支持我方在欧洲基础设施的顺利投资。

四是创造条件尽快启动中欧FTA谈判。目前,中欧双方智库机构都已对中欧自贸区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一致看好中欧自贸区前景,中欧双方都将获得较大利益,为中欧经济转型和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为全球FTA进程提供重要动力。应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发挥智库营造良好舆论的作用,利用中欧经贸关系深化的时机,趁热打铁,尽快启动中欧FTA谈判。争取在2017年结束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此基础上启动中欧FTA谈判,到2020年完成谈判,建立中欧自贸区。(www.daowen.com)

五是积极应对英国脱欧产生的负面影响。英国脱欧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一带一路”等都将产生影响,能够改变原来的国际化路径、影响全球化格局。这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影响。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规定,要取消欧盟会员资格,须经历至少两年的谈判。一般认为,2016~2018年,英国会就很多协议的细则与欧盟协商,2019年继续努力完成正式的退出工作,一直到2020年以后,才能正式退出欧盟。应充分利用这一窗口期,抓紧进行系统性、综合性、专业性的研究,提出一揽子应对方案。

(执笔:徐洪才、张焕波、张影强,指导:中国驻法国前大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赵进军,2016年6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