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的分析介绍

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发展滞后,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已经成为三省一区共识,各省区全面深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吉林省高度重视“只跑一次改革”,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明确部署,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高位统筹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二是推动结构调整,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有492项民营企业研发项目列入《2018年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

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的分析介绍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发展滞后,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已经成为三省一区共识,各省区全面深化改革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辽宁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建立了一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框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全省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奖励办法》《辽宁省“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吉林省高度重视“只跑一次改革”,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明确部署,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高位统筹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黑龙江省接连出台《关于改造升级“老字号”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度开发“原字号”的若干意见》《关于培育壮大“新字号”的若干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各省区通过深化改革,有效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

二是推动结构调整,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辽宁省积极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高民营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以大企业为龙头带动行业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研发设备、技术,通过组织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推动行业共性技术攻关。2018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其中民营企业52家。有492项民营企业研发项目列入《2018年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推进100个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吉林省搭建“双创”载体,全省建成各类创业平台805个,其中省级孵化基地262个,在孵企业6500户,带动就业13万人。辽源东北袜业产业园等5个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成为“国家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全省“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荐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及产品推荐目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民参军”技术。在商业模式创新上,重点引导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广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www.daowen.com)

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营企业发展能力。辽宁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备、综合服务规范、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信息、技术、培训、融资等服务。截至2018年年底,共有国家小型微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9家,省级76家,入驻中小微企业5829户,开展服务活动1280次,服务中小微企业8045户;共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2家,省级203家,开展服务活动12556次,服务中小企业9387户。吉林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线上推动全省5000多家中小企业在百度引擎平台进行互联网营销,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达到7000家,累计销售产品160亿元。线下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类展会,2018年上半年,组织458户中小企业参加各类专业展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1.8亿元。黑龙江省在开展融资服务上,充分利用设立的10亿元企业贷款周转金帮助部分中小微企业缓解续贷难、倒贷难和“过桥”融资成本高问题。2016年至2018年6月末,全省13个周转金运营平台为150户企业提供220笔续贷倒贷周转资金23.3亿元。发挥省工业企业助保金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2016年至2018年6月末,黑龙江省有20余个试点地区开展了助保金贷款业务,累计为385户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471笔,金额46.52亿元。黑龙江省工商联持续开展“金助民企”活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题,形成“众银帮”融资模式典型案例,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