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效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效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学家非常关心经济活动的效率,即如何使社会效用、福利或称消费价值达到最大。经济效率指国民经济系统以最小成本生产人民需要的物品的条件。经济效率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经济学家一般将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放在一起考虑。目前还没有一种愿付价格可以作为确定是否已经达到分配效率的准则。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对待经济政策的态度,往往是把重点放在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方面,而把分配效率问题留给政治家和哲学家去解决。

经济效率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经济学家非常关心经济活动的效率,即如何使社会效用、福利或称消费价值达到最大。

经济效率指国民经济系统以最小成本生产人民需要的物品的条件。有些经济学家从另外的角度定义经济效率,他们认为经济效率指在不降低任何其他人生活水平(福利)的条件下无法再提高某些人生活水平(福利)的一种状态,即所谓“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的另一种解释是“目前的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都获得了自己的福利。这时候若想再提高某些社会成员的福利,就必须牺牲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

经济效率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一)静态效率

静态效率指在充分就业时,社会人力资源不但全部为国民经济所使用,而且使用得正确合理,各种投入以及产出的搭配或构成也都合理。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只要具备下列条件,目前消费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用、社会福利)就能实现最大:①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②产品配置或构成“合理”;③投入的配置或组合也“合理”。

投入的合理配置和产出的合理配置或构成的“合理”,是以市场愿意为边际投入和边际产出支付的价格,即边际需求价格来衡量的。对于投入,即生产资料以及产出,即消费资料都是如此。

对投入的需求,是由对使用该种投入可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带动的。这样,投入的价格以及投入的最优配置或组合也由消费者的愿付价格来决定。所谓愿付价格就是社会愿意为新增加的单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以边际需求价格表示。

显然,在短缺经济中,就不能这样说。因此可以看出,在上面定义静态效率时,假定市场已达到了“消费者主权”状态,即已成为“买方市场”。(www.daowen.com)

(二)动态效率

动态效率讨论经济活动中的消费是否以“合理速度”增长。“合理速度”是通过比较社会整体储蓄和投资意愿与消费意愿两方面来衡量的。换言之,动态效率同社会整体在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做出的选择有关。因为将来的消费是现在储蓄和投资的目的。在金融市场机制完善,且正常运转的社会中,现在和将来的消费之间的选择以及资金的机会成本均根据市场利率来确定。

经济学家一般将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放在一起考虑。我们只要稍微想一想前面提到过的静态效率的三个方面,就会明白其中缘故。首先,随着产出“合理构成”出现的是生产消费品,还是生产投资品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产出的“合理构成”,只有在具备了确定将来消费(投资品的目的)相对于现在消费(消费品的目的)的价值的办法之后才能回答。其次,随着投入“合理构成”出现的是诸如机器等耐用生产资料投入成本和像劳动力这样的非耐用投入的成本问题。

补贴往往扭曲投入的相对价格,进而造成所用投入搭配的“不合理”。同样,对粮食价格的管理常常扭曲产出的相对价格,进而造成正在生产的产出构成“不合理”。例如,对小麦价格的补贴,相对于消费者针对小麦和稻米两种商品的愿付价格而言,可能会造成小麦生产过量而稻米生产不足。同时,小麦价格补贴可能会造成把更适合于种植稻米或其他食用作物的土地用来种植小麦。

同样的道理,对利率补贴常常会对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者都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静态效率,利率得到补贴后,可能会造成使用错误的投入组合,例如使用过多的资本(如机器)和过少的劳动力;而对于动态效率,利率得到补贴后,可能会扰乱金融市场,降低储蓄的积极性,进而歪曲了将来消费和现在消费之间的选择。

(三)分配效率

分配效率是指社会舆论对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一种看法。目前还没有一种愿付价格可以作为确定是否已经达到分配效率的准则。结果,分配效率常常由于其主观性而受到人们批评。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对待经济政策的态度,往往是把重点放在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方面,而把分配效率问题留给政治家和哲学家去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