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货物运输:贸易中的主体内容与风险

国际货物运输:贸易中的主体内容与风险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的主体内容之一,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通常被称为国际贸易运输。因此,国际货物运输成为国际贸易的必然组成部分。因此,国际货物运输的风险较大。目前,海运量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占80%以上。(三)国际货物运输的装运条款装运条款的内容及其具体签订与合同的性质和运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际货物运输:贸易中的主体内容与风险

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的主体内容之一,是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通常被称为国际贸易运输。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价格包含着商品的运价,商品的运价在商品的价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来说,约占10%;在有的商品中,要占到30%~40%。由于商品的运价随着商品的物质形态一起进入国际市场中交换,商品运价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化。因此,国际货物运输成为国际贸易的必然组成部分。

(一)国际货物运输的特点

1.国际货物运输的国别政策性很强

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组织货物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同国外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业务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也常常会涉及国际的政治问题,政策性很强。因此,国际货物运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外事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用经济观点去办理各项业务,而且要有政策观念,按照我国对外政策的要求从事国际运输业务。

2.国际货物运输是多环节的长途运输

一般来说,国际货物运输的距离都比较长,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运输工具,通过多次装卸搬运,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如转船、变换运输方式等。经由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要适应各国不同的法规和规定。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整个运输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筹划与组织工作,避免在某环节上出现脱节问题,给运输带来损失。

3.国际货物运输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

国际货物运输涉及国内外许多部门,需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主、交通运输部门、商检机构、保险公司、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海关港口以及各种中间代理商等打交道。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政策规定不一,贸易、运输习惯的不同,金融货币制度的差异,以及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国际货物运输产生较大的影响。

4.国际货物运输的时间性强

按时装运进出口货物,及时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对履行进出口贸易合同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一些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和敏感性强的商品,更要求迅速运输,以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巩固和扩大销售市场。因此,国际货物运输必须加强时间观念,争时间、抢速度,以快取胜。

5.国际货物运输的风险较大

国际货物运输中环节多,运输距离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多变,加之时间性又很强,以及运输沿途国际形势的变化,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发生,战乱、封锁、禁运或海盗活动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际货物运输。因此,国际货物运输的风险较大。为了转移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损失,各种进出口货物和运输工具,都需要办理运输保险。

(二)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涉及的运输方式很多,其中包括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河流运输、邮政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大陆桥运输以及由各种运输方式组合的国际多式联运等。我国常用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有以下几种。

1.海洋运输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海洋运输。目前,海运量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占80%以上。海洋运输之所以被如此广泛采用,是因为它与其他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相比,主要有下列明显的优点。

(1)通过能力强。海洋运输可以利用四通八达的天然航道,它不受轨道和道路的限制,故其通过能力很强。

(2)运量大。海洋运输船舶的运输能力远远大于铁路运输中的火车,如一艘万吨船舶的载重量一般相当于250~300个车皮的载重量。

(3)运费低。按照规模经济的观点,由于运量大,航程远,分摊于每吨货物上的运输成本就少,因此运价相对低廉。

海洋运输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海洋运输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航期不是很准确,而且风险较大。此外,海洋运输的速度也相对较慢。

2.铁路运输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铁路运输是仅次于海洋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同时,海洋运输的进出口货物,也大多是靠铁路运输进行集中和分散的。铁路运输有许多优点。一般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保障全年的正常运输,而且运量较大,速度较快,有高度的连续性,运转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也较小。办理铁路货运手续比海洋运输简单,而且发货人和收货人可以在就近的始发站(装运站)和目的站办理托运和提货手续。(www.daowen.com)

3.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它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输速度快、货运质量高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等优点。但是,航空运输的费用较高,且运输数量有限。因此,它最适宜运送急需物资、鲜活商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

4.公路、内河和邮包运输

公路运输不仅可以直接运进或运出对外贸易货物,而且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集散进出口货物的重要手段。内河运输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的纽带,在运输和集散进出口货物中起着重要作用。邮包运输是一种较简便的运输方式。各国邮政部门之间订有协定和合约,通过这些协定和合约,各国的邮件包裹可以相互传递,从而形成了国际邮包运输网。由于国际邮包运输具有国际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的性质,加之手续简便,费用也不高,故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运输方式之一。

5.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开展自动化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方式。它适用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连贯运输方式。它一般以集装箱为媒介,把海、陆、空各种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的连贯运输。

(三)国际货物运输的装运条款

装运条款的内容及其具体签订与合同的性质和运输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进出口合同大部分是FOB、CIF和CFR合同,而且大部分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的。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在上述条件下,卖方只要按合同规定在装运港履行交货手续,取得装船单据并将其交给买方或其代理人,即算完成交货义务。因此,上述合同的装运条款应包括装运时间、装运港、目的港、是否允许分批装运与转船、装运通知、装卸时间、装卸率,以及滞期、速遣条款、滞期费和速遣费等内容。

1.装运时间

它又称装运期,是买卖合同的主要条件,如违反这一条件,买方有权撤销合同,并要求卖主赔偿其损失。

2.装运港和目的港

装运港是指货物起始装运的港口。目的港是指最终卸货的港口。

3.分批装运和转船

分批装运是指一笔成交的货物,分若干批装运。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同一船只、同一航次中多次装运货物,即使提单表示不同的装船日期及不同的装货港口,也不做分批装运论处。在大宗货物交易中,买卖双方根据交货数量、运输条件和市场定价需要等因素,可在合同中规定分批装运条款。

4.装运通知

它是在采用租船运输大宗进出口货物的情况下,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条款。规定这个条款的目的在于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促使买卖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做好船货衔接工作。

5.装卸时间、装卸率和滞期、速遣条款

装卸时间是指允许完成装卸任务所约定的时间,它一般以天数或小时数来表示。装卸率,即指每日装卸货物的数量。装卸率的具体确定,一般应按照习惯的正常装卸速度,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装卸率的高低,关系到完成装卸任务的时间和运费水平,规定过高,完不成装卸任务,要承担滞期费的损失;反之,规定过低,虽能提前完成装卸任务,可得到船方的速遣费,但船方会因装卸率低而增加运费,致使租船人得不偿失。因此,装卸率的规定应适当。

6.滞期费和速遣费

如果在约定的允许装卸时间内未能将货物装卸完,致使船舶在港内停泊时间延长,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则延迟期间的损失,应按约定金额补偿给船方,这项补偿金叫滞期费;反之,如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提前完成装卸任务,使船方节省了船舶在港的费用开支,船方将其获取的利益的一部分给租船人作为奖励,这部分费用叫速遣费。按惯例,速遣费一般为滞期费的一半。滞期费和速遣费通常约定为每天若干金额,不足一天,按比例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