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品销售渠道规划与媒体传播策略

产品销售渠道规划与媒体传播策略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营销者首先把握好信息媒体渠道并树立相应的传播方案,然后着手产品销售渠道的布局。为了赢得顾客的认知,设计信息媒体传播策略和媒体匹配;为了占有市场份额,规划产品销售渠道,进入主流零售终端并占据优势地位。假设产品本身很有卖点,即使没有广告,也可以销售得很好,因为有竞争力的渠道带来基本的客流。产品销售的渠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产品销售渠道规划与媒体传播策略

营销者首先把握好信息媒体渠道并树立相应的传播方案,然后着手产品销售渠道的布局。为了赢得顾客的认知(Mind Share),设计信息媒体传播策略和媒体匹配;为了占有市场份额(Market Share),规划产品销售渠道,进入主流零售终端并占据优势地位。这两个Share是营销者最基本的关键考核指标KPIs(Key Performance Index): Mind Share认知率和Market Share市占率。

为了提升市场份额(Market Share),最重要的是做好渠道的覆盖率。当产品的型谱数量(Model Line-up)已确定,对市占率影响最大的就是渠道覆盖率,以及产品在终端销售的竞争力,而不是广告。广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但是一定要布局好产品流通渠道。假设产品本身很有卖点,即使没有广告,也可以销售得很好,因为有竞争力的渠道带来基本的客流。

为了扩大销售,尽可能多进入一些渠道。这是对的方向,但同时渠道的建立需要投入资源。那么,在布局渠道策略时要考虑渠道覆盖率的广度和深度。究竟建立渠道时需要什么投入呢?假设在已有的实体建筑或已承包的租赁场地内设置渠道,首先有人员的配备:销售员、促销员、渠道管理经理、协调员等,员工的工资、奖励以及配套办公硬件等;其次还有装饰装修、展示产品、展台、多媒体设备、卖点物料等投入;再次日常运营中,为了展示效果、曝光机会和时效性,设定的投放和提供特惠样品;最后库存备货管理也需要公司和品牌投入。设定渠道覆盖策略时,营销者要求销售部门协助疏通零售终端,并协调管理和监控。不仅在上市初期需要销售团队的鼎力协作,而且日后日常管理也息息相关。让销售理解零售终端的设置、公司期待、职责和关键考核指标KPIs,对渠道管理和销售增长至关重要。

产品销售的渠道,不管是线上(Online),还是线下(Offline),有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线上指的是有了互联网后通过电商完成销售,其形式有自主电商(即品牌的官方网店)、加盟电商卖场(比如在京东、1号店销售),或借大型电商平台设立品牌专卖店(比如天猫Tmall里开的品牌旗舰店)等。线下指传统零售实体店,有专卖店、大卖场、百货商店、大型超市等形式。不管哪种形式的渠道,设计渠道覆盖策略时要决定是否进入这类渠道,进入的产品分类和数量,展示位置(或页面)和定价,促销活动内容、周期、促销员配备等。除了这些基本的内容,营销者要注意与渠道关系的紧密程度也绝对影响销售。在传统的零售店面,特别是大卖场,零售商最关心的就是单位面积的销售额和利润额,即每平方米的销量和回报率。为了和零售终端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销者主动开发或配合店内营销活动,让销售转起来并带动客流。这样,零售商才愿意提供显赫的展示位,如进店“必经之路”的位置。电商卖场也一样,首页最显赫的位置都是品牌必争之地,营销者努力提高单位曝光回报来推动双赢的合作。

Winning Rate就是进入渠道后的产品终端销售竞争力。为了扩大销售、确保终端竞争力,营销者需要

●尽可能占据零售终端最有力的展示位置/页面、搞有创意的营销活动、配备最优秀的人员(www.daowen.com)

●最大化产品展示和摆放的面积(实际面积或曝光页面)

●有效地投资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品牌主导和零售商卖场主办

●增加自己品牌“专卖”的渠道,即独家渠道终端,屏蔽竞争对手进入的机会

●巧妙设置阻碍竞争对手渗入品牌已进入的终端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