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保护地球的未来

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保护地球的未来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的整合,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可判断环境是否可持续。在将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时,也存在着如何建立全球与区域环境可持续性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涵盖更多的环境过程等问题,今后需加强不同尺度环境边界转换机制以及环境足迹类型学与方法学的研究。

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保护地球的未来

行星边界理论从全球尺度为地球生物物理过程设定了安全边界,为人类活动界定了安全可操作空间,从而使地球保持类全新世状态。该理论定量评估了全球环境可持续标准,为不同尺度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需要指出的是,行星边界框架对于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多基于专家知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而用于环境足迹在环境影响评估领域业已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指标核算方法,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但某些指标缺乏相应的承载力(如碳足迹)或指标权威性不足(如水足迹),因此,将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起来进行不同尺度环境可持续性评估,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可操作性[45]

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的整合,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可判断环境是否可持续。Hoff等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欧洲主要国家的环境足迹进行了核算,并与对应的环境边界作比较来评估其环境可持续性[44];Zijp等探讨了化学污染足迹与政策边界、自然边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欧洲的实证,发现化学污染足迹未超出政策边界,但是已经超出了自然边界[72];Fang等以碳边界自上而下分配国家可更新水资源的40%,生物承载力分别表征碳边界、水边界、土地边界,将之与其相应的碳足迹、水足迹、土地足迹进行比较,评估了全球主要国家的环境可持续性[45]。在将行星边界与环境足迹整合时,也存在着如何建立全球与区域环境可持续性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涵盖更多的环境过程等问题,今后需加强不同尺度环境边界转换机制以及环境足迹类型学与方法学的研究。(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