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步等独角兽何时上市?财富分配效应值得关注!

优步等独角兽何时上市?财富分配效应值得关注!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优步是独角兽的代表,也是在私募资本市场上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曾几何时,甚至有评论者担心,独角兽迟迟不上市,会使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扭曲。如果高科技独角兽企业长期不上市,那么它们的成长就将成为私募投资机构的禁脔。换句话说,独角兽长期不上市会加剧财富分配效应。独角兽兴起的这一轮移动互联网浪潮与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

优步等独角兽何时上市?财富分配效应值得关注!

优步是独角兽的代表,也是在私募资本市场上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独角兽是资本市场给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创造的名字,随着这个名字被传开,私募资本催生的独角兽越来越多。

优步过去10年的起伏,是为私募市场的发展所做的脚注。按创投原本的逻辑,上市是资本退出最好的方式,尽快上市也就成了企业和资本不言而喻的目标。独角兽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几年前甚至出现了一种论调,独角兽并不急于上市,因为它们根本不缺乏融资的渠道。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持续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确推动了更多资本进入私募资本市场,谋求更高的收益。优步在过去10年从私募市场和债券市场募集了250亿美元的资本,就是最好的例子。曾几何时,甚至有评论者担心,独角兽迟迟不上市,会使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扭曲。其主要观点有二:

第一,股市公开市场,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股市,享受企业成长所带来的高收益。如果高科技独角兽企业长期不上市,那么它们的成长就将成为私募投资机构的禁脔。换句话说,独角兽长期不上市会加剧财富分配效应。因为私募市场有很高的进入门槛,有钱人因为有资本也有关系投资独角兽而变得越来越富,所以独角兽迟迟不上市无疑会扩大贫富差距,加剧财富分配的不平衡。

第二,对独角兽的追捧代表了一种新的挣快钱的“拜金主义”。独角兽兴起的这一轮移动互联网浪潮与之前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前硅谷的创业者以极客为主,最早以惠普的两位创始人为代表,接着又以乔布斯为代表。这一波创业的浪潮,弄潮儿已经不再是技术男,而是本应该在华尔街做交易的那群希望挣快钱的人。受到硅谷追捧的也不再是真正的创业者、管理者、发明者,而是能挖掘独角兽的伯乐型投资人。天使资金催生的独角兽文化,勾引出太多人的贪婪之心。硅谷就是被快钱颠覆的典型,就像是一个“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一边是富可敌国的新贵,另一边是与日俱增的无家可归者。(www.daowen.com)

过去三年,独角兽的热潮开始有冷却的迹象。优步又是代表。2016年最后一轮私募融资时,优步的股价是每股48美元,2019年上市时的发行价只有45美元。这意味着三年前参与融资的私募资本三年内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可能要割肉离场。独角兽2019年扎堆上市也凸显了市场情绪的改变,私募资本已经无法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股市可以吗?

问题仍然聚焦在独角兽的商业模式上。此前的成功者如谷歌、Facebook、亚马逊或者阿里巴巴腾讯,都成功划出了自己的“杀戮地带”,构建起强有力的准入壁垒与可以支配的生态圈。后来的独角兽能紧随其后吗?优步至少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烧钱能烧出市场份额,但是烧钱能烧出市场准入的高门槛吗?优步勾勒出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全球出行大市场,美国市场占据了其中最大的份额。但这并不能阻止优步的对手Lyft(来福车,打车应用)在美国市场与优步进行持续竞争。Lyft早优步一个月上市,也储备了40亿美元的新融资,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出行市场的门槛到底有多高?放眼全球,新的初创企业,无论是共享单车这样解决中短程接驳问题的服务商,还是准备大举投资出行车队的主机厂,进入出行市场的玩家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第二,优步是平台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平台经济是移动互联网企业讲得最多的。社交媒体就是平台,一边对接消费者,另一边对接广告商,注意力是交易的商品。优步也认为自己是平台,一边对接消费者,一边对接司机。可如果优步是有效的平台,为什么它还要既补贴消费者,又补贴司机,才能不断壮大呢?至少优步不是出行领域内唯一的平台。消费者对它没有产生完全的依赖,司机也是狡兔三窟,同时在多个平台上接单。这样缺乏消费者黏性也缺乏独占性的“平台”,潜力到底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