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找到决定胜负的关键节点

如何找到决定胜负的关键节点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的事情还有那些几乎赢了每场战争,却因为输掉了一场关键、节点、枢纽一战而满盘皆输事情的历史比比皆是。因为这些关键少数的战役影响力占据着决定着战区胜负的80%的比重。那么就不难理解项羽之败,败在20%的关键少数上了。作为管理者要能够在纷繁的事物中找到关键、节点、枢纽,找到哪些20%的影响着大局的关键、枢纽、节点。对于关键、枢纽、节点的理解又需要我们具有思考的多维度。

如何找到决定胜负的关键节点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有人说执行决定成败、有人说态度决定成败。这些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站在自我实践的角度去阐述“实践”。

正如:1947年年底在总结华东作战情况时,陈毅所说:我们比战术是比不上人家的,操场动作、内务管理、战斗动作,我们愈往下比愈差,但愈往上比则愈强。旅以上战役组织比人家强、纵队更强、野战司令部又更强、统帅部的战略指导更比他高明多少倍。什么是陈毅元帅所说的那种愈往下比愈差、愈往上比则愈强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这段话的意义何在?

公司初创期,业务也好、事也好往往千头万绪,这个阶段更需具有陈毅元帅所说的那种:愈往上比则愈强的能力。因为,往往这时候我们愈往下比真的愈差。为此:我们需要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钥匙都一个人拿、所有的条子都一个人批、所有的公章都一个人盖、就是抓住了公司的命脉,甚至是不是老板抓住财权、人权、事权,就能让我们的公司立于不败呢?就具有了那种愈往上比则愈强的能力呢?我想道理显然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跳出所谓的商业看生意时,你会发现许多新的体会与感触。同样的事情还有那些几乎赢了每场战争,却因为输掉了一场关键、节点、枢纽一战而满盘皆输事情的历史比比皆是。例如:刘邦项羽之争,可以说在垓下之围前项羽几乎赢了与刘邦相遇的所有正面战。然而,垓下一战之败,项羽却输了个底掉自刎乌江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用毛主席的话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将领在指挥作战中,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在关键少数的战役。因为这些关键少数的战役影响力占据着决定着战区胜负。

如果我们用帕累托的语言来诠释这个论述即:我们的将领在指挥作战中,一定要把精力集中在那些20%的关键少数的战役。因为这些关键少数的战役影响力占据着决定着战区胜负的80%的比重。那么就不难理解项羽之败,败在20%的关键少数上了。(www.daowen.com)

作为管理者要能够在纷繁的事物中找到关键、节点、枢纽,找到哪些20%的影响着大局的关键、枢纽、节点。也许这就是那种愈往上比则愈强的能力,一种视野的能力。

对于关键、枢纽、节点的理解又需要我们具有思考的多维度。经常我们说降维攻击,其实这也是半句话。因为,降维攻击的前提是你要有高维度的眼界,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实现所谓的降维攻击所带来的势能。

换句话说就是从战场、战区、战局、战势四个维度去思考才有所谓的降维度攻击的可能性,否则哪里来的降维势能。同样,战场、战区、战局、战势也能够很好地诠释项羽垓下一战而败的问题,刘邦赢在战局,而项羽败在战区,刘邦赢在动作少,项羽败在行动多。

为此,还是回归到一句话:企业的成长是被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限制,我们需要好好改造主观世界,认知论决定方法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