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民增收的现实挑战:困境与出路

农民增收的现实挑战: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农民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持续增长的机制未能建立,突出表现为“两个掩盖”、“两个拉大”。剔除工资性收入,农民从农业生产增收实际上非常少。近10年来,岳阳市农民人均纯收人中,家庭经营性收人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2011年,岳阳农民种植水稻纯收入仅116.6元/亩,除去国家补贴,实际纯收入只有7.5元。区域间、不同类型农民间收入差距大,高的人均收入过2万元,低的不足2000元,相差10多倍。

农民增收的现实挑战:困境与出路

进入新世纪,中央连续11年下发涉农一号文件,农业农村经济步人高速发展期。就岳阳情况看,从2003年到2012年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946元增长到8326元,增长2.8倍。其中2011年和2012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8.1%、17.8%,大幅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虽然农民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持续增长的机制未能建立,突出表现为“两个掩盖”、“两个拉大”。“两个掩盖”:一是农民工资性收入掩盖了农民增收现状。剔除工资性收入,农民从农业生产增收实际上非常少。近10年来,岳阳市农民人均纯收人中,家庭经营性收人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不少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认为种田不如打工。二是国家惠农补贴掩盖了农业低效甚至是负效的真相。粮食、棉花、养猪等都是极少利润,有时甚至是亏本生产,种养收益主要来自国家补贴。2011年,岳阳农民种植水稻纯收入仅116.6元/亩,除去国家补贴,实际纯收入只有7.5元。“两个拉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012年岳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人多13784元,而改革初期这个差距只有764元。二是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区域间、不同类型农民间收入差距大,高的人均收入过2万元,低的不足2000元,相差10多倍。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在不少地方,农业从主业跌落为副业,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益偏离。二是涉农资金技术支持偏少。这些年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政策性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资金的实际需求。由于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支持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三是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仅从农产品销售环节看,“谷连壳卖、猪连毛卖、树连皮卖、鱼连鳞卖”的销售模式,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使更多利润流入流通环节,减少了生产领域的直接利润。四是农民创业创收能力弱。经过多年持续的劳动力转移,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留守农村务农的农民大多年龄老化、技能单一、信息闭塞、观念滞后,“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凸显。五是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毁损严重、无力维修,使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望天收”。(www.daowen.com)

从现实判断,收入越高的农民越容易增收,收入越低的越难堵收,“剪刀差”愈显拉大趋势。同时农业发展面临转型难,中央强调粮食安全,地方注重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农民看重种养效益,三者少有交集,难以形成合力,这很有可能使农民增收步入新的徘徊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