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策略探讨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策略探讨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投资对GDP的贡献过高,占70%以上,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过低。而作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十二五”时期推进中小企业实现转型提出多项重点工作。可见,抓住“十二五”未来五年发展契机以及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跟踪政府的政策导向,眼下更要关注“民生”。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策略探讨

杨建君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企业创业过程中更为明显。这些作用是大企业不可替代的。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约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上缴税收的50%以上,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占70%进出口总额等。还有,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可见,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转型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也成为创业企业的主要实现形式。

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的时代,尤其是经历了2009年的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令人担忧。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从外部讲,首先是我国经济回升时消费内在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投资拉动,消费拉动不足。投资对GDP的贡献过高,占70%以上,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过低。最近几十年来从需求角度刺激经济发展作用效果一直不明显。其次,金融和财政风险增加。中国财政的发展处于瓶颈阶段,金融和财政风险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实力增强期的阵痛。第三,通货膨胀压力加大。2011年1月份CPI(消费价格指数)为4.9%,2月份为4.8%,3月份为5.4%。住房价格依然处在高位水平,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创新高。第四,中小企业依然遭遇不公平待遇。比如说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到银行贷款还是难以得到信任,能够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数量居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除了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从总体上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融资比较困难。主要的外部原因是金融机构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大、相对成本高、缺少合适的金融产品和配套措施等。另外,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社会担保力量不足,资本市场也不够发达。从内部看,主要是中小企业往往只考虑扩张,不太注重内部管理。只注重融资,不注重企业发展战略。还有就是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不足,财务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这些因素导致了一直都没有解决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缺乏人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局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出现用工荒,反映中小企业人才储备严重匮乏,人才培养缺位,劳动力培训不到位现象比较严重。再加上中小企业人才流动又快,受就业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太愿意到中小企业工作,所以导致人才一时出现紧缺。三是缺少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据我们了解,一些中小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或者政策机遇一时成功,有时将成功的原因错位,以为是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结果,因而忽视了长远的战略品牌建设。品牌意识不浓,特别是我们陕西中小企业能够拿得出手的“名牌”的确不多。四是科研弊端。主要是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跟风,产品品种单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外技术依赖性比较强,买来的技术多是解决暂时问题的技术,而非长远的领先技术,难以形成自身技术特征。还有,多数企业本身缺乏专业科研队伍和系统科研体系,有些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投入和研发行为。五是企业经营的短期效应。战略先行,人才跟进,领导者能制订并执行明确有效的战略。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而我们的企业恰恰忽视了这一点。(www.daowen.com)

面对中小企业外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呢?

从大环境来讲,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3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内部科学管理;加强中小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等。而作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十二五”时期推进中小企业实现转型提出多项重点工作。可见,抓住“十二五”未来五年发展契机以及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机遇,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适合的服务业的发展机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服务业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旅游、文化交通餐饮娱乐、教育、金融、电讯、医疗卫生、出版媒体、科技服务、制造服务、影视会展、广电网络、动漫……我国服务业占GDP不到50%,而美国80%以上,日本65%以上,印度50%以上,而国家对服务业是大力支持的。一句话,服务业潜力巨大,机会多多。中小企业在服务业大有可为。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包括制造模式、消费模式和销售模式,比如“小米”“苹果”“阿里巴巴”等。这些新的商业模式给中小企业带来灵活的发展机遇。

具体来讲,我以为我国中小企业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战略转型和调整,从而紧抓新一轮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一,明确的产品定位。你的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属于资源型、技术型、垄断型还是服务型。因为不同的行业其发展的逻辑不一样,当然采取的战略转型的对策也不一样。二是强化价值链增值环节。现在市场竞争的特点是产品同质化、技术趋同化,企业若想经营得好,就一定要寻找到自身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比如新东方沃尔玛,都采取了短价值链战略,从而控制市场,实现了增值。三是企业家要执着,追求长远。还是那句话:生意人见钱就赚,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企业家的本质就是冒险和担当,去追求更长远的利益。四是追求品质,勇于创新。陕西竹园嘉华企业集团给我们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品质、执着和创新。品质与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品质是经营的核心。没有企业的品质和产品的品质,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五是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要跟踪政府的政策导向,眼下更要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市场。但是中小企业不能把企业的长远发展捆绑在政府身上,靠与政府拉关系谋得一时的利益是短暂的,靠市场才是长久之计。因为道理很简单,企业说到底是市场的企业。

(本文系作者2011年4月13日在金蝶软件新产品发布会上的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