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王均瑶三兄弟的创业故事

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王均瑶三兄弟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出了名”的王均瑶、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衣锦还乡,车里塞满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彼时,三人刚刚合力完成了包机壮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此时,均金分管航空,均豪分管乳业。2004年6月,均瑶集团于上海29万私营企业中率先请党委把舵,成立了公司党委,从此有了指引方向之舵,有了稳健经营之锚,有了奋楫前行之桨。半年之后,大哥病逝,临危受命的王均金完成了企业的平稳过渡。

向更广阔的天地迈进:王均瑶三兄弟的创业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出了名”的王均瑶、王均金和王均豪三兄弟衣锦还乡,车里塞满了大包小包的礼物。总是在忙生意,难得和父母团聚,就想好好孝敬他们。彼时,三人刚刚合力完成了包机壮举,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轰动。

一家五口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后,便开起了家庭会议。父母亲都劝他们安分一点,守住现成的产业,不要再去冒险。哪知斗志昂扬的三兄弟却一致认为:不该只是享受有钱的日子或者守住旧业,而是应该大胆拓展,继续奋斗,希望有一天能拥有一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公司。

他们虽中途辍学,却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摸爬滚打,眼界和见识相比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遇到麻烦时,他们也曾想过打“退堂鼓”,钱挣到够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可收手。但现在,他们的想法早就变了。

一家人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父母终于被儿子们说服。

事后证明,那次看似寻常的家庭会议,实则对于三个人的未来意义非凡。在和父母的对话中,他们打消了顾虑,理清了思路,下定了全力以赴投身商海的决心。(www.daowen.com)

1994年,在“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感召下,三兄弟创办了均瑶牛奶。随着均瑶牛奶走进千家万户,均瑶集团化运营的雏形也渐渐形成。1995年,均瑶集团成立。1999年,随着公司的发展,王氏兄弟将集团总部迁入上海。此时,均金分管航空,均豪分管乳业

谈及当初进军上海的理由和感受,王均瑶说:“像很多老板一样,这辈子吃吃喝喝都有了,一年再赚个一两千万元,出出国,不是挺好的吗?可是我一到上海,就像一滴水掉进了黄浦江,太微不足道了。在温州闭眼都认路的我,上了上海高架桥总下不来。为什么到这里?上海太像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改革开放之初,凭借超常胆识和魄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三人历经10年创业,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之后又凭借一往无前的激情,一手创办了均瑶集团,更加清晰地感知到企业命运和国家发展血脉相连,企业的基业长青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国强才能民富。在政策的感召下,他们一次又一次继续开拓创新。

2004年6月,均瑶集团于上海29万私营企业中率先请党委把舵,成立了公司党委,从此有了指引方向之舵,有了稳健经营之锚,有了奋楫前行之桨。半年之后,大哥病逝,临危受命的王均金完成了企业的平稳过渡。他回忆起党组织在企业最关键时刻给予的支持,不禁感慨:“关键时刻有没有党组织确实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