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高效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8作业成本法核算步骤作业成本法的引入和逐步完善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计算带来了一场革命,对企业管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业成本法的多元化分配使得所有成本均成为变动成本,尽管有些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却会随着其他成本动因如产量批次、设备调整次数等的变动而变动。

高效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

1.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的指导思想,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首先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的成本追踪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再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的成本追踪到单个产品,最终形成产品的成本,其原理如图2.7所示。

图2.7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具体来说,按照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核算企业物流成本并进行管理的基本思路如下:

①确认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

②对作业进行筛选整合,建立作业中心及作业成本库,确保最后可设计出特定而有效的作业中心;

③依据资源动因,分配资源消耗至作业成本库;

④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计算单位成本。(www.daowen.com)

这四个思路概括起来分为四步,如图2.8所示。

图2.8 作业成本法核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引入和逐步完善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和计算带来了一场革命,对企业管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业成本法通过作业对成本进行归集,能够确认实际运作中的责任,弥补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混淆不清的不足,是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改善,在成本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传统的成本会计计算是资源耗费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一对一的直接联系,而作业成本计算在资源耗费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引入了“作业”,以“作业”作为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对象,作为连接二者之间的桥梁。作业“插足”于资源耗费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提供了多元化分配的平台,使间接费用的多元化分配方式成为可能。同时,作业成本法的多元化分配使得所有成本均成为变动成本,尽管有些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却会随着其他成本动因如产量批次、设备调整次数等的变动而变动。

随着物流作业成本管理的使用,可以对物流成本过高的原因进行更明确地认识和分析,并且从中找出可以进行成本控制以降低物流成本的环节,对物流绩效考核及物流服务定价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物流也是一种商品,商品则应按照不同的物流成本对象来计算其成本,并据以决定其价格,则“物流产品有价化”就可以实现。

2.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最早在欧美及日本提出,出于提高效率和环境保护的考虑,通过对多个企业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结合不同企业的订单需求,统一安排配送。总的来说,共同配送是指引导商业流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的运输配送系统进行一定的整合和规划,通过企业间的合作,综合某一区域内多个客户的要求,统筹调度配送资源、配送时间、次数、配送网点、线路和货物,提供多功能增值服务,进行优化组合后的配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